也许是青春期吧?很多初中的同学是不喜欢别人批评自己的行为。比如自习课说话,比如践踏草坪,比如不完成作业等,明明知道这些不对,但如果有同学直言不讳的提醒“不许说话”等,常会招致纪律违反者的不舒服,很可能会来一句:“凭什么管我!”当然,不仅仅是青春期的人才这样,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可能冲撞管束自己的同学或者同伴。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生活不想被别人控制。
这句话没错,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自然不希望被别人要求。其实,不要说是同学或者同伴,即使是至亲的父母,即使是赋有管理责任的老师,也可能管不了那些违反规则的人。他们可能阳奉阴违的答应,而后我行我素。他们会强调自己的自由,但不习惯担负自己的责任。
康德说,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道德律令,要求自己无条件的遵守,这样做,才是自由。
所谓的自由,就是克服非本性的欲望而按照本性行动。
这种自由的才是真正的自我把控,才是真正的主体价值的彰显。
否则,与按照基因的规定而生存的小动物就没有区别了。
所以说,那些在我们违反规则提醒或者批评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兄弟。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回到正轨。
你也许不服气,说对方是装腔作势,或者只不过不想别人扰乱他安静的学习。也许是这样吧,但我们要明白,这种制止是让我们终止不该做的,毕竟是好的。
你也许仍然不舒服,但我讲个故事,你也许就不纠结了。
据说韩信比较有城府,他曾在一棵树下休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在树上向下撒尿。韩信很生气,但没有责打那男孩,而是笑呵呵的夸他聪明伶俐将来必有作为,还赏钱一串。韩信走了,来了项羽,那男孩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继续在树上撒尿,楚霸王可不是好惹的,好言骗下小儿,力劈之。据坊间传说,韩信见到小儿行恶不教育,折寿八年。
听完这个故事,你就该知道,凡是正面批评你的,都是好人,否则,那人可能是韩信,可能是项羽,一个表面让你舒服实则暗藏杀机,一个直接给你致命的一击。当然也有一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家不理你,做坏事是你的,不干人家事,他们自然不是你的朋友!你只是他们眼里的路人甲或者乙。
遵从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吧,听从师长或者朋友的劝告吧,做个自由的“人”,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韩信”或者“项羽”。
人生最悲惨的是,面对一段友情和善意不珍惜,而最终把命运交给恶人强力的控制。
怒目也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