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在很多篇内容中提到过,独立思考也好、刷新状态也好、个人成长也好,都需要打破思维的局限性,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实践”。但是这种描述会比较理论化,比较抽象,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是还是很难去践行。那么今天就从日常大家都会多多少少花点时间去关注的自媒体内容说起。提供一些思路,供你参考。
01.思维局限的某种来源
公众号这种文章类型的内容,头条那种新闻型的内容,小红书那种图文类型的内容,抖音那种短视频类型的内容,或者是B站那种长视频类型的内容,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自媒体形式。以移动互联网普及的饱和状态来看,大家每天都会触及这些媒体内容。所谓信息茧房,也是内容背后的分发算法,根据你的喜好来做筛选分配,久而久之,你能看到什么,都是由你的喜好决定,持续投喂出来的结果。这是一个持续强化个人喜好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固定朝着一个方向固化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强化思维局限的过程。
我们想去打破思维局限,第一步,可以考虑从日常接收的这些信息渠道开始,尝试去做“抗算法”的选择,而“抗算法”,本质上是抗“自己原本的价值观”。
网络上有一句话讲得好,人们看你的内容,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叫“与我有关”,另一种叫“我很喜欢”。这是给内容创作者搞内容选型的建议,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反向思考这两种情况,解决我们的思维局限问题。
02.与我有关
从内容产出者的角度看,就是专业的内容一般吸引过来的都是同行。
如果使用“影响圈”和“关注圈”理论的话,“与我有关”应该更多是覆盖到我们影响圈之内的内容。在我们的“舒适圈”以内,或者以外一点点的地方。
所以,我们日常关注到的第一大类就是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内容。
比如搞软件的,看到什么极致体验、性能优化、架构设计、领导力法则之类的内容,总会点一点,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好想法。从功利的的角度讲,是使用业务时间,或碎片化时间,强化个人能力体系的一种办法。未见得说看了某个视频或者文章就能提高能力,但是总是有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一旦在日常应用到了,那就彻底变成了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所以,在这个方向的局限性,主要是在于我们大多数会选择仅仅跟自己日常能力范围不太远的内容,来获取信息。比如,我还不是管理者,那么领导力相关的内容,就不太感兴趣;我只是APP开发,可能对云端的内容就不太感兴趣;我只是研发岗位,对销售技巧方向的内容,就不太感兴趣。但是实际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虽然你还不是管理者,但是你大概率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管理者;虽然你现在是APP开发,但并不代表你会一辈子都做APP开发;虽然你现在是研发岗位,但是理解商业交易的本质,既有利于对开发的理解,更有利于职业的发展——大部分人还是在商业组织中做开发,研发需要服务于交易。
当然,不同阶段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侧重方向,比如五年以内的工程师,可能更需要把研发领域之内的事情做精深,达到可以举一反三的状态。在之后,就可以去考虑更多横向或纵向领域的方向。对日常关注的信息类型来说,“与我有关”的各个领域,需要持续放大,不要局限在固有的范围中,形成局限。
03.我很喜欢
从内容产出者的角度看,要么是类似于娱乐八卦、美女文艺等流量方向;要么就是对某些热搜要点持续做价值观输出。
前者看起来更多的是释放情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能说可以考虑尽量少的在流量内容上浪费时间。后者则需要警惕价值观的信息茧房,让我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使用“影响圈”和“关注圈”理论的话,“我很喜欢”大概是覆盖到我们“关注圈”范围的内容。关注圈只是在它过于宏大,离我们影响圈太远,咱们又很看重的时候,才显得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我们认为房价太高或者跌的太狠是个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认为世界一定要和平;比如我们认为所有人都要同意C语言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
如果它只是帮我们判断一些趋势,分析一些是非,获取一些经验,当然就不存在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一些带有价值判断的内容,是否迎合或者在持续强化一个单一的价值观,从而局限了我们的认知。比如我们可能认为房价就应该一直跌,那么看到空军的内容,就额手称庆,看到多军的内容,就会厌恶,取消关注,甚至投诉;比如我们可能认为俄罗斯就是友军,就应该胜利,那么看到支持乌克兰的文章,就会厌恶,取消关注,甚至投诉;比如我们认为C语言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一旦看到有文章在说Java的好,就会厌恶,取消关注,甚至投诉...
单一价值观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丧失了多个视角的思考维度,局限了自己的视野。会把精力陷在自己狭窄的视野里,转不出来,看不出问题的本质。
所以,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增加一些包容性,给算法设置一些小障碍,给自己多一点关注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