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孝道”和“三纲五常”的国家。我们从小到大,就被教育要尊敬父母,要体谅父母,可是因为父母也是平凡人,有些父母只是提供给孩子吃穿,自己却没有清晰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传递了很多的负面情绪,孩子长大以后,背负着小时候积累起来的情绪垃圾,又怎么能发自内心的去尊重父母呢?
最近一个故事,说一北大才子,十年不回家,只因心中对父母在他小时候的教养模式耿耿于怀。记者询问他的父母对此有什么想法时,他的父母的言行之中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不理解。
其实,父母不理解孩子,这真的很正常。一是社会在变化,人的思想是越来越进步的。我们的父母,生活在大锅饭的年代,看过《马克思哲学》的为数就不多,更不用说自我觉知,灵魂感受;再者,在那样的环境下,大多数的父母并没有思想上努力上进,行为上坚持学习的习惯,更不用说主动的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于是在自我认知上越来越狭隘,“越老越小孩”。
当然,也有智慧老人。岁月在他们的思想上增添了深刻的重量,他们随着年岁越大,对人性和世界愈加理解,内心愈加圆融,便做到了“知天命”,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望之解忧的杨绛老先生。但那此终少之又少。不信,咱去大街上走一圈!
对《北大才子十年不回家》的评论,有说“中国父母就这样,多大个事!”的,有说自己的类似的经历和对父母的无处发泄的情绪的,也有冷静的为才子出主意的,但大都持有“父母就这样,你连这点小事都迈不过,太逊了吧!”和“无论父母做了什么,父母此终是父母”两种意见。
首先,我认为每个人的感受阀门不一样。譬如才子的父母对他“在亲戚前笑话他不会剥鸡蛋”这事,给才子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因为这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得他感觉很屈辱,抬不起头,甚至引发了成年后与人交往的障碍,然而这事儿搁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那是因为,让另外一个人难受的事另有其他,这“剥鸡蛋”并不是那人的痛处。于是,我们不能从事件本身来衡量北大的才子对父母的怨气“有没有道理”,因为人的感受就是那样,人感受到了这样的感受,你不能去否认感受,正如一个人怕冷,另一个人却觉得冷风吹身上很刺激,两个人都没有否定对方的道理。而人的感受又更加的细腻和个性化。面对一个人诉说他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感受。
然后,父母是父母,那是从血缘上,从法律关系上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孩子的第一道伤痕和最深的伤痕,往往来自于父母。“无论父母做了什么,父母此终是父母”的意思似乎是,虽然你受伤了,可是因为对方是你的父母,你便要吞了,而且最好是恭敬地吞了。在这话下,父母似乎成了供奉在神台的菩萨和如来佛。中国的儿子女儿最大的委屈是无论如何要尊重父母。
在中国的电影和小说,也有描写家庭矛盾的,但最终是“孩子终于理解了父母”或者“双方终于在和解中抱头痛哭”结局。根据情节,小说和电影中主人公留下的泪是爱之泪,那是出自于真正的感同身受,真正的理解和宽容来自于感同身受。那样的结局是作者和编剧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因为,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和解不是出于感同身受,而是无奈的接受。
现实中,每当一家人发生争吵,孩子对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周围的人大都凑上去说:“你父母养你不容易,要孝顺啊!”而这个孩子也许迫于舆论,把自己的情绪收了起来,重新跟父母好好生活下去,或者生着闷气,不久气消了,又回到父母身边。这是因为血缘,因为本能,因为DNA。事实上,在DNA的作用下,从情感上真正的脱离一方是不容易的,是反人性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内心里对自己的家人有自然而然升起的关爱,即使双方无法沟通。
然而,父母会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个性,和在那个当下的情绪,于是孩子不可能给父母打100分,孩子必然会对父母有情绪,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血气方刚的孩子甚至会有强烈的情绪。但是在舆论与传统观念的笼罩下,孩子一方的对父母的情绪却不能光明正大的发泄出来,因为对父母不满是“不懂感恩”“不孝顺”。(不同教育程度和肚量的父母可以接受孩子某个程度的发泄,可是这个度的控制权是在父母手上的);然而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却可以较为淋漓尽致地流露,譬如打孩子的父母,譬如明明自己在单位受了气,回来一扭头便对孩子说“你这个害人精!”的父母。现实生活中,父母这样对待孩子之后,孩子的情绪只能是哭泣,有些连哭泣都不被允许,可即使一个孩子可以自由的哭泣,假如他说“我恨爸爸妈妈!”或者“你不配做我的爸爸妈妈”呢?他便成了“大逆不道”了。
我们的文化对“孝顺”这个行为太紧张。紧张是因为在“孝顺”的美好画面之下,流动着爆发与愤怒。如果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如同夫妻间的性生活一样自然美好的话,父母和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旁人便不会急切地对孩子板起孔夫子的面孔说“孝道”,大街上便不会到处粘贴“孝顺”的倡导表语----从来只有“禁黄”和“劝说夫妻不要纵欲,要修身养性”的。如果“孝顺”是真正的美好的情感流动和体验的话,哪里需要贴标语呢?
“孝顺”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感情流露,我们看到大自然里母老虎无论多饥饿也不会吃孩子,而在灵性的人之间,人天生在内心会有感受,有感情。人类的繁衍是一代传一代的,人对于祖先有着天然的亲切,但一切自然流动的东西,便一定会有起伏,正如泉水有流的急的地段,也有缓缓蜿蜒的地段,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和相处也会有和谐和冲突,夫妻之间是这样,亲子之间也是这样。可是,我们的文化把自然的感情传递刻板下来,崇尚了一面,却打压了另一面,那么亲子关系便不能自然流动。
在父母的一方,父母作为成年人,有更强烈的“被尊重”的需求,有对权威的需要,也许这便是父母方和教师们强烈倡导孩子要“孝顺”的心理原因。当然,从心理生理上看,一个没有根的树肯定活不长,一只没有窝的小鸟飞不久,一个没有家的人心里会有很大的缺失,但是作为家长,当听到孩子对自己发泄对自己的不满和情绪的时候,大可不必要勃然大怒,不必要的进行“孝道教育”。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天生自然的,只有被扼杀天性后产生的怨恨,而没有“需要培养对父母的爱”的道理,至于“担心孩子发泄对父母的情绪后不懂得尊重父母了,不尊重父母的权威了”,这完全是内心本身有自卑的父母的担心,这样的父母应该正视自己的内心印痕,而不是要求孩子尊重自己。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如果不允许孩子对自己控诉,那么伤害的只能是孩子。
让孩子对自己控诉,有什么问题呢?相爱的人之间坦诚交流,有什么可怕的呢?
在控诉中,可以规定孩子不能使用侮辱性语句,原因不是因为“我是你父母”,而是“那些话语会让我难受,那些话语不尊重人”。
在控诉中,力量弱的一方情绪平复了,疙瘩解除了,感到被尊重被看到了,学会了表达自己,内在力量增强了,而力量强的一方有了自我成长的契机,学会了倾听,自大骄傲的心减少了。
应该大方地让孩子控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