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楼下开了一家至美斋,作为来天津十几年的外地人,单从名字并不能分出来它是卖糕点还是卖酱货的,直到有一天透过窗口看见斜倚在漏油网里两根胖胖的大果子,看着就金黄油酥有咬头,心想周末一定过来尝尝。结果今天就见识到了盛况,门口队伍只是排油炸食品的,最长可以到十几米。每人两三根果子,一个鸡蛋或者糖皮儿,五六块钱最多不超过十块钱的东西,却愿意在这么冷的天如此排队,这就是天津人。
回家趁热尝了这来之不易的大果子,空气被面、油裹了起来,撑起脆脆的皮和一层一层絮状的面。
热的时候果子是脆的,拿的时候要仔细掐着,生怕脆皮碎了。一口咬下去,先是脆皮被牙齿切到后立刻顺势崩塌,然后里面絮状的面被牙齿揪住,一扯,横截面顺势断开,露出热油和空气随机创造出的建筑作品,或薄或厚,或高过低。
手欠怕凉放在锅里捂着,一会儿,硬整整的大果子就变得软塌塌了,拿在手里是肉嘟嘟的,咬下去有点像橡皮糖的Q弹,需要牙齿左右摩擦一下才会断开。你若晃一晃,竟也有点像泄了气的长条气球,慢悠悠地摆动着,最后还会强挺着蔫停在中间。
豆浆和油条的关系,我觉得更像伯牙与子期。你可以一口果子,一口豆浆,也可以把果子泡在豆浆里。开始果子还漂浮在豆浆上,摇头晃脑小得意,马上豆浆就抓到了絮状面,一点一点浸入,填满空气。这时你把果子捞出来,就着果子豆浆一起放进嘴里,牙齿和舌头齐心协力,软绵绵的果子被压开,把豆浆炸开都口腔里,果子油而不腻,豆味儿愈发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