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很明显地表示自己是一本游记,而对于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可钱包却太小的穷屌丝本人来说,每一本游记都是如获至宝的冒险之旅,而能够言之有物并语句通畅,叙事清晰的笔风,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不要太过于惊奇,自科技迅速发展以来,出版社这一行业已经门槛低到马爸爸家一划拉一大把的程度了。所以,偶尔踩个坑十分的正常。而这次,我到底能好好地随着作者走一遍非洲的某个角落。
幸甚。
【书籍背景】
作者是一位85后行走江湖的女子,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潇洒万分。写的书有【印度,去十次都不够】,【肯尼亚,很甜】。两本都是关于异国他乡的游记,而【肯尼亚,很甜】的时间跨度足有三个月,一共90天。这么长的游历,意味着书的内容觉不至于类似市面上旅游攻略一般浅尝辄止。
【书籍内容】
书中的地理跨度是东非地区,从内罗毕出发,途径马赛马拉、上国、斯瓦西里、拉穆等地后,重新回到内罗毕。
里面以作者的搭车行程和游历地点为导航,讲述了肯尼亚的交通和生活现状,并围观了部落的种族文化,包括在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引发出自己内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审视。
从伊西奥洛的儿童中心保罗伸手展现出来的人道救助的实情,到部落里大喜靠着米拉描绘的未来旅游王国,还有拉穆里的海滩男孩以青春为赌注的人生,到拉穆里奶茶店中长时间的冥想,最后是在非洲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对贫穷这一现状的思考。
这些文字里记录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肯尼亚,有声有色,有情有怀,抓着长枪的士兵会替你开门,内罗毕的尊者并不冷漠,这里还有郑和下西洋留下的华夏血脉。然而作为一个过客的穆宗古,就像作者所说的。
他们并不爱我。
【阅读感想】
在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的时候,豆瓣底下几句评论让我稍微感慨一下。有读者从特别专业,或者说从立意上对这本游记的要求非常高,于是因为在读者心目中没有达到这种的高度,这本书就被评判为质量稍差的书籍了。
我是不能也不愿反驳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没有对方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对方的思维立场,如果平白反驳,倒显得我在一旁莫名其妙地张牙舞爪,分外可笑了。
所以我只能说说自己本身的想法,我自小就热爱读书,是以生出一种自己奉为至理的观念——天下无书不可读。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可以读的书,所以也不会有单纯好坏的书。而书之所以有优劣,是因为它对读者进行了分流,我可以完全说这本书不好看,可我却绝对不会说,这是本坏书。
【肯尼亚,很甜】是一本随笔般的游记,它记录了作者一路上的所思所想,如果有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共鸣,或者丁点不同的想法与看法,那这本书就有存在的价值。
而看完这本书的我,在满足于了解肯尼亚的民族风情与跨国文化以后,还能有剩余的心思想着我银行卡里怎么也躺着8000先令,如果我破釜沉舟,那么这一趟非洲之旅,我也能成为参与者的吧。
可是我也犹如作者一般清楚自身的实力,我不是能够生长在雪域高原却看似柔嫩的桑格花,而是一朵真真正正的被天朝保护在内的温室花朵,娇弱而天真。所以,何必以卵击石螳螂挡车呢?
最后转述一句话:
我真希望自己能够传达……狮子仅仅转过头那一瞬间的动作的完美。但是语言在这里无能为力。如果你想感受这一切,最好在心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