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看到过一段话,大抵意思是这样的,
“我借给你五万 ,他借给你十万,你会觉得,他比我更够意思。但是你不知道他有100万,而我,只有五万。”
"我给你一颗糖,你看到我给他两颗,你就对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我两颗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
1、
父母对我们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既然生下我们就要对我们负责,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和疼惜我们,舍不得我们吃半点的苦。
法律上规定的18岁之后就是成人,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中18岁的孩子还在上学,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还是需要靠着父母过活;但是很多小孩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的越来越多的喜欢和周围的人比较,谁有一双品牌鞋子,那么自己也要有一双,于是回家就开口问父母要,如果不成功,那么就觉得是父母不爱你。也有一些已经上了大学的人,虽然说大学期间谈恋爱是正常的,但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和自己的女友或者男友浪漫还是有些可耻的,我是父母的小孩,我还没有出生社会,那么我所有的一切都应该父母来承担,不论合理还是不合理的,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突然有一天,父母不再给予金钱上的支持的时候,可能会憎恨自己的父母。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对我们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但是我们作为子女要明白,其实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如果你不是他的子女或许都不会多看你一眼,所以要懂得感恩,不是所有的爱都是理所当然的。
2、
朋友之间亦是如此,开头所讲的那一段就是描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我给你5万,是我所有的身家,你却不珍惜。我一直奉行的是朋友之间应该淡如水,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坚决不会牵扯到经济关系,很多关系在和钱搭上边后都不得善终。曾经看到过一个节目,一个男生和高自己2届的学姐关系比较好,毕业后联系到自己的学姐想其帮忙介绍工作,但是学姐委婉的拒绝了,这个男孩子就开始了各种抱怨,甚至将学姐的一些隐私的东西都四处宣扬,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指望别人还不如修炼自己的内功。
我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2个朋友是一对情侣和我家属是老乡,家属和我在一起之前就已经认识,后来我们偶尔会约着一起出来吃饭、逛街什么的,但是次数多了,我发现每次都是我和家属付钱,女孩子节约我可以理解,但是男生一次也没主动过,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是我们出去逛街,女孩子叫累,男朋友就去买水,我本以为会给我们都买好,结果拿回来了就1瓶水,我当时什么话也没说,回到学校,给家属说,以后就不要和他们一起出去了,连瓶水都舍不得,每次吃饭什么的都是我们出钱,这样吝啬的朋友我交不起。
3、
出生社会,在职场上也是一样的,每家公司都不是福利机构,老板之所以招你进公司是要你为公司生产价值的,而不是让你来坐吃养老的。很多应届毕业的或者刚毕业2年不到的人,职场经验确实不多,但是自己也不勤快,不愿意私下多学一点,遇到一丁点问题都找主管或者同事帮忙,一开始还会有人觉得你是新人来帮你一下,但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没有谁有那么大的耐心,因为他们没有责任也没有理由去帮你,如果因为人家不帮你就在背后说坏话穿小鞋,就真的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当然,在职场上要学会适当的拒绝,如果你因为自己初入职场,任何人给你的任务不管自己是否能完成你都接住,久了大家都会把自己的活给到你,你加班到天明人家却在吃喝玩乐看电影,到最后发现你本职工作也都还没完成,反而影响了你在公司的发展。虽然有老话说新入职场需要勤快,但是也不能做一个杂物接收站。因为你天天帮别人,突然有一天你不帮了,人家不会记住你前一百次的帮忙只会记住你这一次的不帮,所以什么都需要适度,任何事情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但总有那么一些人,觉得人家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