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选择去这个国家做志愿者,我也是犹豫了许久,毕竟这是一个中东穆斯林国家,文化差异和我们实在太大,又感觉不太安全。但在多方了解之后,我对这个国家的期待大于担忧,最终决定踏上旅程,开启了我美妙又惊艳的旅行。
(巴林的国旗)
巴林,全称巴林王国,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介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国土面积750平方公里,竟只和北京市区一样大,着实是个非常小的国家啊。
(巴林的地理位置)
近20个小时的中转等待加飞行时间,终于到了巴林,一到人多的地方,都是阿拉伯风的白袍男士和黑袍黑纱的女士。40多度的高温让我的眼镜片一出机场就起雾,不得不说,这事几乎天天发生,室内空调足,相当凉,室外温度过高。这边的人几乎都穿两件衣服,一是宗教、二是天气,为什么天气热还穿那么多,室内防冷,室外防晒呢。
(一行人到遗址参观)
所住之处也是国际友人汇集之处,巴基斯坦、阿曼、乌干达、土耳其、德国、英国…人多,事杂,文化差异大,但也在近一个月的生活中慢慢磨合,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这其中不得不说的是文化差异。
就饮食习惯来说,他们吃的我们完全不喜欢吃,汉堡可以连吃几天,面包涂上奶酪夹杂乐事薯片也能当饭吃,中东的米很长,又纤细,传统的当地食物是大家跪地围坐,手抓着饭而食。一次聚餐时,阿曼女孩实在好奇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拿手抓着吃,我实在看不下去,只能拿着勺子舀着吃。
(传统穆斯林餐食)
我们吃的他们也不见得喜欢,难得做几顿火锅吃,邀请外国友人品尝,他们要不是说太辣、就是嫌怪异…当然,用筷子吃饭是一种艺术,他们惊讶于我们能用得如此之好,这还是让我们感到很自豪的。
(火锅是那些天的美味)
要说差异,生活是一点。另一点就是宗教差异,中东大多信仰穆斯林,他们的服装就完全反映得出来。女生头裹丝巾,而且有严格规定,除了女生和自己家人外,不能在其他男性面前露出头发、脖子等部位。所以每天都会发生同样的事,由于穆斯林女生住了一间公寓,隔壁间大多是男生,男生要来我们屋时先敲门,然后就看见阿曼的穆斯林女孩们风一样的冲进房间带头罩。如果不小心被男生看到,女生们就要忏悔。穆斯林每天祷告五次,祷告时有严格的要求,身着传统服饰,在自己所带的毯子(应该只是像毯子的东西)上进行祷告。男性可以去清真寺祷告,女性可以在家祷告,周五是穆斯林规定的祷告日,所以这一天去清真寺祷告的人会特别多。我去了巴林最大的清真寺后才算是真正了解他们。
(穆斯林女孩们)
进入清真寺,女性要穿戴穆斯林的服装,不管你是什么宗教信仰,男性没有特别要求,男性游客穿便服也能进入。清真寺里的大理石地板干净到发亮,进去时需要脱鞋的。主祷告厅非常壮观,祷告有一定的方向要求。正巧,我们碰上祷告时间,友善的穆斯林向导说祷告不能拍,等祷告完可以随便拍。我提出和穆斯林解说拍照,他说可以,但不能站太近,不然他老婆会不高兴。一位穆斯林男性最多能娶4位妻子,但是法律规定,只有男方对所有的妻子都能提供相同的爱、时间、精力以及财产分配时才能娶。所以普遍来说娶多位妻子的还是占极少数。
(巴林最大的清真寺)
(清真寺内景)
神圣而庄严的清真寺,让我敬畏,让我更想去了解穆斯林的文化。
第一次亲身感觉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阿曼妹子说她遇到的中国人真的很棒,她的父母从小告诉她:做事要向中国人一样。他们聪明的人,父母都会说:呀!你可以去中国了!很神奇吧!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中国。乌干达小哥一有解决不了的事就说:快去找中国人。在他们眼中,中国人聪明、勤劳、友善…但其实也有很多问题,他们好奇为什么中国人有很多都戴眼镜,好奇为什么大家一起跳舞的时候中国人那么害羞,不愿参与。我想说,无论优点缺点,那都是中国人,我们有优秀的品质,但确实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是优秀的民族,我们仍然在进步,在自我反省。
(世界村上中国展示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还真是舍不得啊!发信息告诉我说不要忘记你有个家在土耳其的妹子Nisa,说将来要来中国和我一起分享一个冰淇凌的巴基斯坦帅气小哥Hassan,和我几乎无话不谈有许多相同之处的阿曼女孩Safaa,严谨健谈的德国妹子Jasmin,厨艺极好的阿曼女孩Latifa…虽说只是萍水相逢,但是这段美妙的记忆里因为你们而多姿多彩,再见了!朋友们,突然想起Ahemd对我说的话:This is not the ending,but another beginning!
(温馨多元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