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小区门口,左右两边几乎是同时各开了一家药店。左边一家规模比较大,应该是一家连锁药店,因为这种名字在我们的县城铺天盖地。右边的是小规模的私人药店,只有一间几十平米门面房子的规模。
从开业第一天起,连锁药房都开始各种活动,且不说门面装修的张灯结彩,五彩缤纷,单是里里外外就亮瞎了人的眼。——里面的彩带彩灯五颜六色,花花绿绿,门口挂了横幅气球,各则广告如同旗帜迎风飘扬。
试营业那几天,门外就摆出了小桌子小板凳放上血压计,血糖仪。有好几个黑胖的,穿着白大褂带着护士帽的年轻女子,满脸堆笑在那里招揽顾客。
逢人就往人手里塞广告,边塞边有固定的话术,什么药品几折;什么充多少钱送多少;什么到店就有礼品;什么保健品买几送几,滔滔不绝,喋喋不休。
很显然有的人根本不接广告纸,既使接了也是转眼扔到地上。药房的对联“生意兴隆达三江,财源滚滚通四海”,横批“祝你平安”,赫然在目。
——啥时候我们不再吃饭?改成专门吃药了!
现在药店不再是“宁可架上药蒙尘 ,但愿世间人无病”,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仿佛是当做吃的、喝的去卖。
巴西500米一个足球场;美国100米一个健身馆;中国50米一间大药房,并且毫不夸张。
走出小区大门,不到200米的路,九家门面房,三家药房,一家诊所,拐弯处有还有一家规模很大的牙科诊所。
现在去药房里买药,跟以前根本不一样,给你一拿就是一个大大的漂亮包装盒,里面只有小的可怜的一小板儿药,一盒动辄就是几十块钱,上百块。店员根本是不懂装懂,专家名医一样,向你推销贵的,她们提成高的,能够增加他们经济收入的药品。
最便宜实用的药,甚至没有什么差价的药,就放在货架最底下,患者点名要,她还不忘推销贵的。如果患者执意,她们还会露出鄙夷的神情,一脸的不屑和不悦。
还有一些保健品的利润要远高于药品。逢中老年人,她们就会推销相应的保健品。利欲熏心,甚至用保健品代替药品。就算顾客不是非常明白购买保健品的重要性,他们也可能被燃起购买的欲望。
不得不提那些针对老人们的骗局,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各种保健品盯上了家中的长辈,很多老人在骗子的忽悠下,将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自愿”交出去,甚至因此丧命。
女友李萍萍的公婆都80多岁了,虽然两个老人都是农村户口,七个子女各自有自己的事业,在小县城的也算条件比较好的。住在小儿子位于县城老城区的平房里面。
早些年老两口儿还做过生意,又替三女儿看过几年商店,手里也颇有些积蓄。子女每年都有相应的抚养费,老两口衣食无忧,身体还硬朗,日子过得比退休老干部还逍遥自在。
不知从哪一天起,萍萍的婆婆被老玩伴拉着听了一个什么健康讲座,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不顾老伴儿的反对,天天去听各种讲座,后来也撺掇老伴去听,动辄就是几千上万的购买各种保健品。
萍萍多次看见那些年轻人在公婆家嘘寒问暖,和公婆谈笑风生,俨然就是公婆的亲孙子亲孙女。
其实这些讲座大多就是卖理疗产品或者是保健产品,原本很普通便宜的产品,到他们手里立马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并且身价百倍。
那些所谓的专家都是专业的讲师。凌晨,大家还没上班的时候,租用各个大酒店的大会议室,开始洗脑,灌鸡汤。台上慷慨激昂,台下的中老年人热血沸腾。
讲座到了上班的时间就匆匆结束。他们推销的产品大到几千上万的理疗床,艾灸仪,小到几百元一盒的所谓“生物肽”,保健药品,蓝莓酒,还有名人金像,有钙片,减肥药,还有各种各样的吹嘘可以降血压,降血糖的降血脂的保健食品。
萍萍公婆过惯了苦日子,生活节俭至吝啬,一碗剩稀饭,剩面条都放得长毛发霉尚且舍不得倒掉,可是家里各种保健品整整的堆了一个房间。大多根本没有动过。
还有到艾灸馆做理疗,公婆是一天没有落下,风雨无阻。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实体经济疯狂“内卷”,“银发经济”已悄然兴起。
针对中老年人的消费骗局,各种保健品盯上了家里的长辈。
2018年5月9日报到,81岁的大学退休教师唐老伯,迎年来疯狂迷上保健品,为此花掉了300多万积蓄,并且还要打算卖掉房子,继续购买保健品。
2017年四川的郭老伯,73岁生日前一天病逝,没给儿女留下遗言,只留下大半间屋的保健品,销售员劝郭老伯停掉医院的药,吹嘘12000元一床的玉石席子包治百病,可以让老人活到120岁。老人发病时拒绝到医院去治疗。
2017年3月11日60多岁的青岛老人,因为被保健品骗走了6万多元,跳海自杀,留下遗书,称愧对子女和一生节俭的老伴儿。
据报道,有些老人痴迷于骗子的话术,对骗子的话术深信不疑。警方破获查封了一起销售保健品的诈骗集团,现场不明真相的老人,还替骗子辩护,群情激奋,坚决阻止警察查封销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