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儿子曾纪泽讨论读书时,说到读书的诀窍有四点,即看、读、写、作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看是默观,读指高声朗诵,写为抄写,作即作诗文。
看
看,比较好理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书。
看书的方式,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因时而异。
有人喜欢一天看一页,把书看厚,一个点可以引发无数想法;有人喜欢一天看一本,把书看薄,取其精华。
不同的书,看的方式也不一样,娱乐消遣类的书,可以泛读;致用类经典的书籍,可以精读。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重点来看,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可以慢慢欣赏着看。
无论各种看书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把书看懂和看透,唯有如此,才算是看了书还有所吸收,否则,书是看了,一点只是都没学到,只能算是白看了,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读
通过把书的内容朗诵出来,才能更加体会其雄伟和深远,有些朗朗上口的诗词,确实要读出来,才有韵味。
不仅如此,通过读的方式,通过嘴和耳的参与,记忆会更加深刻,若是让自身感受也参与进来,效果更佳。
在我看来,有些读出声来,能够获得很多灵感,还有力量,仿佛感觉和作者对话或是身临其境,感受到读的内容。
读不读,取决于自己的喜好,有些人看书时习惯了默读,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常常会降低看书的效率,所以不建议采纳,但是有些习惯已经养成,改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此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写
写,就是抄写、摘抄之意。看和读,有眼睛、嘴和耳朵的参与,而写,则加上了手的参与,还有脑的思考,对长期记忆更加有效。
看书喜欢摘抄的名人不在少数,甚至最出名的李敖,采取最“残暴”的方式,把书四分五裂了。
但这种方式,在很多人看来,会比较浪费时间,包括曾经的我也如此认为,然而现在回想,以前曾经看到特别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的,现在再看,仍觉受益匪浅。
现在书写很少了,不过有时间还是可以当成练字,熟能生巧,自然也会快。
若觉得时间不够,可以用电脑录入,或者用扫描的方式,生成文档,都是行之有效并且节省时间的方法。
无论什么方式,有效果就好,并养成习惯。
作
曾国藩说,作与写不同,作是作诗文。
我的理解是,作即创作,是复盘,读书若只看、读、写,那么书上的内容还是死的知识。
只有经过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写成文章,让别人也能学到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
创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谁都可以转述原文,变成自己的作品,但是真正写的好并且有自己的特色,还是需要勤加练习的。
看、读、写、作,任何一个步骤,都应该认真对待,真正把读书当成一辈子的事情来对待,养成自己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