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聿尔是个五十岁的女人。她经常做一个同样的梦———自己在某一个考场,参加一场考试(大多数是考研),但是无论如何都答不完试题交不了试卷,总是急得手抖心颤满头大汗,最后只能从梦中惊醒……
这样的梦做得多了,她就思考其中的原因,认为那完不成的考试与交不了的试卷,正是自己生命缺憾的再现!她多想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份满意的答卷、有一次得意的考试,但似乎从来没有!
文聿尔大学毕业后,两次考研都以失败告终;多年的教师生涯也并没有给她带来足以自慰的成就感。
聿尔越来越觉的自己在教学上力不从心———家务事无人分担,精力严重不足;学校给教师施加的教学压力有增无减;“打了鸡血”上阵的年轻教师与年俱增。她拼不过他们的精力,只好退居二线,在学校干着可有可无的事儿。在别人眼里,她就是学校“垃圾堆”中的一员。
存在感的缺失、对成就感的渴望,就这样被一场场不能交卷的恶梦承载着反复出现在聿尔的梦里!她不知道这样的恶梦什么时候才有终点……
聿尔虽然不在教学一线了,虽然在学校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气”,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始终期盼着自己像那天空的一颗星,有发光的时刻!
练书法、健身成为聿尔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女人,她想恪守促使自己走向美好的“内外兼修”。她自律着,期盼着,但是迷茫着!她不知道自己在这一生中还能不能好好绽放一次,不知道怎样才能再次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不知道自己开挂的人生将从何年何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