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如何把自己对孩子所付出辛劳告诉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有的家长也许会说,只管自己做就行了,干嘛要说出来。其实不然,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如果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孩子知晓,会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会让孩子心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孩子,长大以后更懂得付出,更容易获取他人的帮助。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直接的爱意表达。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尤其进入青春期,便不太喜欢听到父母直接告诉他我为你做了什么什么,我有多么不容易等这样的话题,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的话,这样的话语就更是不会得到孩子的接纳和认可。
孩子不“领情”通常有几种表现形式:要么不予理睬,要么白眼一翻,更有甚者还会无情无义地说:我又没叫你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便会抱怨孩子是白眼狼,不懂得感恩,感叹自己白养了孩子。
家长越是如此,孩子便越不会和父母有良性互动,越不会有正面反馈。如此便会形成恶性循环,既不利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或许孩子会真成为家长口中的“白眼狼”,毕竟负面的语言太多,给孩子种下了负面“心锚”。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懂得并感恩父母的付出呢?
不妨换个人来表达,借他人之口说出爱,效果定会完全不同。
比如,妈妈的辛劳由爸爸说出来:“我觉得妈妈真是不容易,从小学到现在,连续9年,天天给你做早餐,还想方设法做些新花样,太不容易了!”“妈妈每天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让咱们有一个温馨的家!”“妈妈烧的鱼真是美味!”等等。
再比如:爸爸的优点由妈妈说出来:“爸爸虽说不在家,但每天都能给咱们打电话,真是特别牵挂咱俩!”“爸爸长期坚持锻炼,带动了咱们全家的运动,真是个好榜样!”“爸爸能经常下厨做饭,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爸爸!”等等。
如果采用以上换位表达的方式,由于说话者并非是在给自己“立功”,而是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如此,孩子通过爸爸感受到妈妈的爱,通过妈妈感受到爸爸的爱,时间久了,孩子一定会深感到自己生活在满满的爱意中,心中自会有爱。试想一下,被“真爱”包裹长大的孩子,内心一定是充满阳光的。
故而,当孩子对我们的付出缺乏理解时,请换一种表达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