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电影的沉郁,平淡,不是很多人能接受。而且就算是一个喜欢的人,也要在某种特定的时刻才可以真正的投入其中,感同身受。
这是一部同名自传,作者在父亲病重期间,用来排遣心中烦忧的日记记录。然而这种不经意的创作,征服了包括制片人凯尔森在内的许多人,它真实的表达了很多人生命中的那个时刻那个心情,凯尔森认为书中的情节非常适合用镜头语言来表达。
我常常以为欧美人更独立,和父母关系疏远,不会有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中式绵绵无尽的惆怅和伤痛。然而是人,就会具备这种情怀。这部片子就确切地再现了这种扯不断的深情,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这篇原文题目发自内心的给你一击,任何经历过的人都会黯然销魂,不可自已;没有经历过的人,或早或晚也会去领这道心之全蚀牌,无法幸免。
我们成年以后,会离开父母在外面讨生活。我们从不会洗衣服,到知道烘干熨烫,穿着笔挺站在世人面前。从不会煮面条,到知道如何烧一壶好茶,打点好自己的生活。这些似乎都是我们独立的标志,我们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就可以活得很好。
我们可以single,也可以忍受一个人不是孤单,一个人找另外一个人才是孤独的孤独,但是我们无法忍受没有父母的孤独,那是一种幽幽地,全蚀地,无时不刻地爬上心头的,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孤独。
这样的状况,不死还能做什么。是的,我们心里那一块遗传基因死掉了,但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基因叫嚣着活着,他修复着让我们活着。靠什么,支撑着我们微弱地持续下去。
是记忆。
看到躺在病床上大不如往昔的父亲,作者的心一下子纠结了起来。往日的一幕一幕又回到了脑海中,所有那些和父亲温暖的,愤怒的,愉快的或是冲突的往事突然间变得清晰可辩,历历在目。
父亲带儿子出去旅行,半夜宿在自己制造的帐篷里,河水漫过岸边,儿子在水的浸泡中惊醒。沮丧着要回去,老爸哈哈大笑,说还不算太差,旅程才刚开始。在旅途中父亲讲到了一个男人的心得,并把车开到空旷处,让儿子自行开车,并逼着他打转,儿子认为没有必要,可父亲说要习惯这样。遇到儿子心动的小美女,父亲不停地幽默笑话,随和亲近。敏感的儿子认为是父亲风流成性,抢了他的风头。总之儿子和父亲处处不对。
很多年都过去了,儿子成为了一个中年人,点点滴滴地记忆照进现实,他才明白父亲的别样用心,对他无微不至的心灵关照,言传身教引导他如何去和人相处。
站在门前的小路上,他想起要读大学时的离开,也就是最后一次见父亲的时候。父亲要送他,他别扭地坚持自己坐Taxi,父亲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嘲笑他是个小阔佬。
那一刻他泪崩了,这半生他以拒绝父亲的姿态活出自己的人生,然而父亲的爱却像涓涓细流早已潜入他的心灵。
前半生他可以到处闯荡活,是因为他知道有个人永远在背后默默关注自己。后半生,没有这个人的后半生,唯有记忆让他与自己同在。
人生有暖不觉寒,陪陪自己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