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首先从它繁荣兴盛的中亚经由丝路而进入中国,后来则从印度和斯里兰卡漂洋过海而来,到了二世纪时,一座中国佛教寺院成立,佛教典籍也正翻译成为中文,早期翻译所使用的专门术语不统一,导致人们对佛教思想产生一些误解,但是到了五世纪的时候,翻译用语变得更加底定,而翻译比较多的是律典,则是五世纪早期的特色,中国的皇帝们资助翻译团队长达数世纪之久,因此来自印度和中亚的大量佛经、论著和释论等被翻译成中文。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
中国佛教也包含许多不同的学派,其中一些学派的见地和修行与所有学派相同,而其他某些学派则独树一格,一些学派在佛教义理方面有所不同,其他学派的相异之处则在修行的方法,而另一些学派所使用的主要典籍,则与其他学派不同,根据史实来看,中国有十大宗派:
一、禅宗:由印度禅修大师菩提达摩,于六世纪初引进中国,他是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师,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目前,禅宗有临济和曹洞两个分支,临济宗主要使用话头亦称公案,也就是充满玄机、令人摸不着头绪的陈述,挑战修行者超越概念心的限制,并且讲求顿悟。曹洞宗则是将焦点放在只管打坐,采取一种比较渐进(渐悟)的方法。
早期的禅宗大师所依据的是《楞伽经》和诸如《金刚经》等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来一些禅宗大师采取如来藏或佛性的想法,《楞严经》在中国禅宗内普遍流传。时至今日,大多数的韩国禅宗行者和一些中国禅宗行者学习中观,也就是中道哲学。13世纪时,道元禅师和明庵荣西是把禅宗带入日本的重要人物。
二、净土宗:以净土三经为基础,即大、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强调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且热切的祈愿投生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提供修持佛法和成就正等正觉的所有必要条件。净土也可以被视为我们自心的清净本质,诸如憨山德清和蕅益智旭等中国大师,针对净土宗的修行法门撰写释论,讨论如何在观修阿弥陀佛的同时,能证得禅定,并了悟实相的本质,在九世纪之后,净土宗的修行融入许多其他中国宗派之中,今日许多中国寺院仍持续禅净双修。12世纪晚期,法然把净土宗的教法引进日本。
三、天台宗:由慧思所创立。慧思的弟子智顗藉由《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大般涅槃经》和龙树的《大智度论》里的胜义教法,建立一个从比较简单到最甚深的渐进修行次第。此宗派可说是解行并重。
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基础,该经大约在公元420年被翻译成中文,杜顺和宗密是华严宗的大师。华严宗强调所有人与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贯通融合,个人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影响着个人,华严宗的哲学也强调利益众生是菩萨在世间的事业。
五、三论宗或中观学派:由印度大译师鸠摩罗什创立,主要依据的是龙树的《中观论颂》,略称《中论》,《十二门论》和圣提婆的《百论》,有时会加入龙树的《大智度论》,成为三论宗的第四本主要典籍。三论宗所依据的是般若诸经,遵循《无尽慧经》或称《无尽意菩萨经》,坚称这些经典揭露佛陀教法的究竟义。
六、瑜伽行派或法相宗: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以及由弥勒,无著和世亲所写的其他论著为基础,玄奘从印度返回中国之后,翻译这些重要的典籍,建立了瑜伽行派。
七,金刚乘或真言宗:奠基在《大日经》《金刚顶经》《理趣般若经》《苏悉地羯罗经》之上,这些佛经解释瑜伽密续的修行法门。金刚乘从未在中国盛行,后由空海引进日本,至今仍在日本流传。
八、律宗:有道宣创立,主要依据的是于公元412年译成中文的四分律,其他四种律也有中文译本。
九、成实宗:以《成实论》为基础,《成实论》是一本阿毘达磨形式的典藉,讨论空性和其他主题,某些人说成实宗强调声闻乘,其他人则说它连接声闻乖和菩萨乘,此宗派目前已经不存在。
十、俱舍宗:以世亲所作的《阿毘达磨俱舍论》略称《俱舍论》为基础。该论由玄奘引进中国,尽管此宗曾盛行于佛教的黄金时代:唐朝时期,但现在的规模已变得很小。
在这十大宗派当中,有一些仍然是独立存在的宗派,这些宗派的教义和修行法门并未融入既有的宗派之中。虽然目前律宗已经不独立存在,但律宗的修行法门却已经融入了尚存的宗派之中,在韩国和越南的僧伽将之发扬光大。尽管俱舍宗,瑜伽行派和中观学派不再是独立的宗派,但中国本地的宗派以及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都仍然研习和观修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