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着急,但不能假装在努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群里又有签约作者了,我心里是羡慕的。

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厨子,但我其实从一开始就没奢望过能成为签约作者,因为我太知道自己的实力了。但是看到别人的成绩,再看看自己的成绩,我还是不淡定了。

来简书将近半年,134篇文章,粉丝不过200,点赞数不到700,文章最高的阅读量是将近2万,最低的是个位数。这一连串数字前面是一个大数字,23万字。

看到这些数字,我有多欣慰就有多伤感。

欣慰的是半年23万字,对于不再写作文十几年的我来讲是个不小的成绩。当时上学要写800字的作文时,简直是要了小命一样。而现在只要有灵感,基本上动笔就能写1500字以上。想想也是一大进步。

伤感的是很多文章惨不忍睹的阅读量,基本上相当于自己的日记了,全成了自嗨。毕竟没有阅读量就是没有认可和肯定。

"你一定要十分努力,但你千万不要着急。" 这可能是简书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几乎每个签约作者的签约文章里都出现过。

这句话折射了一个好的心态,因为成功在哪里谁都不知道,但你一定要努力,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而我却着急过,着急文章没有阅读量。我也努力过,还持续日更过。不得不说初期日更的确带来了很多好处,锻炼了写作的思维,形成了一种写文的惯性。

后来不再日更是因为发现我太把这个当回事了,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这个压力却没转化为动力,导致生活都出现了影响。所以转为每周更新5篇,但不得不说几天不写手不会生,但脑子会生,就像恢复了出厂设置一样,思维总是集中不上来。

回头想想,我在这条道上的确走了很多弯路。我确实没着急,我也在努力,但我的努力却是低效率的,没章法,也没持续。

所以这次给自己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给自己下一个阶段定一些规矩和目标,也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个启发。

要持续或者有频率地输出

初期日更很有必要。

日更容易有完成任务的心态,可能会有惯性,会更多地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尤其是工作和琐事比较多的人。

而写自己想写的,写的过程中会注重思索一下别人怎么看待我的观点,我的内容是否吸引人。最起码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输出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

但又不能等到有灵感再写,虽然有灵感时下笔如有神,但是没灵感的时候比有灵感的时候多。

长时间停笔就会让自己很难进入状态。上周因为要写别的东西,就更了两篇文章,这周就有一种无法收心的感觉。虽然想写的东西列了好几篇,但就是沉不下心来。

所以一定不能停留太久,最好给自己一个计划,一周写几篇或者确定一个频率。以后我依然会保持一周至少4篇的频率,不管结果怎么样,热情不能减,对不?

书到用时方恨少

有输入才能有输出。

那些写出锦绣文章的作家们,甚至简书的签约作者哪个不是熟读书籍的。

有时候对比自己和别人的文章,发现同样讲一个道理,别人要么语言通俗易懂,要么引文据点,而不像自己的文字那么干巴。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想起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恨自己早年间没多读几本书,恨自己读书时没好好地领会和吸收。

既然选择了码字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是带不来收入的,能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传递给别人也是好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好的文笔,不能得到传播的文字相当于日记,与人无用与己无益。

读书,持续读书。

你的努力不能只感动自己

看到自己半年时间写了23万字,好像很了不起,也以为自己挺努力的。的确这个数字超越了很多同期的简友,可是阅读量和点赞数却只能用很差很概括。

所以很可惜,我的努力只感动了自己。

或者也可以说我只是假装在努力,因为有时候我为了完成更新而更新,而忘记了要输出高质量的文字给读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你假装在努力,你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当你假装在努力,你就会心不在焉,不会全身心地投入;

当你假装在努力,你更容易感动自己,因为你的内心戏更多。

因为我不能用努力去感动别人,我希望用事实说话,所以不能假装去努力。

要有章法,要持续用力。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那些签约作者和公众号大咖们都有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这些都是羡慕不来的,唯有学习、努力、提高,或许拍马也追不上,但自己多进步一点也许就能离他们近一些。

我在个人介绍里写到"如果想要去到别的地方,那得比原来跑的快一倍才行。我速度比较慢,我必须得用力奔跑,才有可能到达想要去的远方。"

或许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白费,但得是正确的和真实的努力。

如果只是假装在努力,再着急也没用,永远也到不了花开的远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794评论 25 709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48评论 9 209
  •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书要读懂,必是精深。 贾平凹在《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写到:夜读《西游记》,悟出“取经唯诚,伏怪...
    汤河水阅读 2,068评论 5 11
  • 刚上班的时候,真的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事事小心,就这样还是状况百出。 有一天中午放学,我们把学生送出来,我领着孩...
    舴艨载愁阅读 545评论 4 2
  •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甄小锐阅读 3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