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爸爸妈妈每天都很忙,可妈妈还是亲自操刀下厨,精心准备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并陪着我们一起吃饭。
她认为这非常重要,因为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
在穿衣吃饭这些琐碎日常的小事里,孩子能感受到的爱往往最深刻。
因为在幼小孩子的眼里,妈妈的味道不只是舌尖的酸甜苦辣,更意味着妈妈很爱我们,妈妈和我们在一起。
出生在一个厨房热闹的家庭里,大概就是身而为人的第一个幸运。
因为人生最早感知到的、最直接的幸福,便是唇齿之间的那点香和甜。
小学时,我特别羡慕我的同桌陈丽丽,因为她的兜里总揣着百元大钞。
所以陈丽丽买起零食来,总能随心所欲。她早早集齐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条、棒冰和干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妈妈做的清淡饭菜。我妈厨艺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家常菜。
后来的某一天,我带陈丽丽回家去玩。到了饭点,爸妈便邀请她留在我家吃饭。
那天,妈妈做了凉拌鸡丝、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鸡蛋汤。陈丽丽的神色却有些怯怯的,期待与失落同时在眼里闪现。
吃完两碗米饭喝完一碗汤后,她才跟我妈妈道谢,然后低声说:“我已经好久没吃到妈妈做的饭了。”
我这才知道,陈丽丽的父亲是大货车司机,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亲沉迷于麻将桌,常常丢给她一点钱,让她自己去解决三餐温饱。
陈丽丽几乎吃遍了小镇上的每一家饭馆,有时候也一个人独坐餐桌前,等着方便面慢慢泡开。
那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回响着电视机里的人声鼎沸。厨房里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锅都蒙了尘。
一所房子,总要有些烟火气和油烟味,才算得上是一个家。而一个家对孩子的意义,不言而喻。
成年后的陈丽丽,胃不好,脾气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闹不休,与父母关系恶化,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迟迟不肯生儿育女。
我们聊天,她总是说:“我没办法做妈妈,学不会也不想学。”偶尔提起童年往事,她依旧会对一顿饭耿耿于怀。
陈丽丽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饭菜,实则是家庭的陪伴、关爱与呵护。
而我忽然看见了自己的幸运和幸福:我有一对心怀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和爱的父母。
当他们认真地去为考试的我熬一锅鸡汤、当他们把好吃的全部夹到我碗里、当他们对我的咸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爱着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爱我的孩子。
爱是一场能量守恒的轮回,
得到过爱的人,
更容易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