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刚从乙方转去服务对象甲方的人,刚入职不久,就参加了一场前公司竞争对手的方案沟通会。
会议的背景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想采购渠道管理的相关产品,前期已经约谈过另外两家供应商并了解了初步报价,这是第三家来交流的供应商(后续简称R公司)。本次会议需求部门的关键用户和领导都参会,是一次正式的沟通。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该项目的会议,也是第一次站在甲方角度,审视供应商的方案汇报。
会议开始时,他们提出做一个简单的公司介绍,便于我们更了解他们。
有效的公司介绍,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让客户对公司发展、综合实力有全面了解,甚至留下深刻印象,为今后合作建立良好开端。
获得甲方领导许可后,销售人员打开一个介绍公司的PPT,开始介绍。但开端的公司介绍是他们犯的第一个错误。
错误1、缺少针对性,程序化介绍
所有的售前沟通,对甲乙双方来说,都是有特定目的和针对性的。
以前在乙方时,参加过N多次售前沟通,不管是新老客户,方案中第一部分都会是公司简介。通常只会有3-5页PPT,不会过多吹嘘,但也不会省略掉。
针对已合作过的老客户,公司简介主要介绍最近公司的变革、取得的进步,目的是刷新客户对我们的认知。
对于初次接触的新客户,公司简介主要介绍公司在行业的地位、产品线、标杆客户,目的是给客户留下公司专业性强及实力强大的印象。
而R公司的销售人员,大概打开的是一个好几十页的公司介绍PPT,从公司的详细发展历程、涵盖的产品线、每个产品线的详细情况等等,可是,很多产品线跟甲方公司所处的行业都完全不相关,就像是,你和一家造飞机的公司介绍如何给稻谷除虫一样,他完全不care啊。而且,领导时间那么宝贵,怎么能浪费大把时间在公司介绍上呢,今天的交流目的是沟通方案吶。
于是销售人员还未介绍完,就被领导打断。领导要求只用简单介绍行业成功案例即可。
销售人员紧接着犯了第二个错。
错误2:售前人员对方案不熟悉
这大概是最致命的错误。要出去打仗了,还不知道武器怎么使用呢,能打胜仗么?
被问到行业成功案例,R公司销售人员表示,他所了解的仅XX公司,而PPT中列举的其他案例,他竟然一概不知,匆匆以 “ 回头找同事了解下再沟通 ” 的说辞结束。
这时候,我明显感觉出,领导对R公司已然有些不满了。
既然是一次目的明确的交流,售前顾问应该对自己要讲解的方案内容了熟于心。
首先,这是专业的表现。售前顾问仰仗自己对业务的广度、深度拿订单。了解的越多,武器库越丰富,才能面对各式各样的“敌人”使出不同的组合打法。
其次,讲解自己熟悉的方案会更有底气、更自信。讲一个自己熟悉的故事,肯定比讲一个只是听过名字或大概的故事,更流畅吧。
最后,万一客户问起来方案细节,容易露馅,给客户留下不专业的坏印象。因此,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要么不放在PPT中,要么自己先了解清楚再决定。
后来我询问了下在R公司的前同事,他说这个销售顾问是新人,才来公司不久。难怪对方案如此不熟悉,留下的初始印象不佳。
错误3:恶意诋毁竞争对手
结束公司介绍,开始讲解R公司做过的XX案例,由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讲解。
可还未开始详细介绍方案呢,该项目经理开始诋毁竞争对手M公司的产品,他说的某些问题,的确存在,但并未到他所说的夸张程度。偏偏现场甲方公司有两个人来自M公司(包括我),而且甲方公司现在和M公司也有合作关系。
当然,我听了有一些不舒服。R公司的做法我能理解,讲标过程中,讲解自己的竞争优势、设立竞争壁垒、提高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这很正常,但无需恶意诋毁,正常讲清楚双方差异、强调自己的优势就行,听众自然能明白。
举例,之前A客户在用我前公司老版本的系统,想替换才进行招投标,按理说客户导向明确,是想替换掉我们的系统,因此选了一些市面上可以定制化开发的小公司。
我们在方案中潜移默化、甚至是最后专门花了一页PPT强调我们的优势,比如多年来专注于行业的经验积累(我们专业且有很多成功案例)、和A客户的长期合作和深入了解(对他们的业务了解、人员熟悉)、其他业务线的合作(替换成本高)、公司大而规范所以售后服务完善(完善的服务体系、更放心)等,看似是强调我们的优势,其实也是强化竞争对手的劣势,建立竞争壁垒,在客户心目中强化“M公司不错、合作更省心”的印象。当然,最后,我们也的确拿下了订单。
而恶意去诋毁竞争对手,总给人一种能力不足所以心虚的感觉,并不可取。
错误4:缺少随机应变
其实,虽然开头不好,但如果方案讲解环节,能够把方案讲清楚,依然是能扳回一城的。毕竟,最重要的是要展示出你能做些什么、选择你能带来什么好处。
但在方案讲解环节,项目经理并未介绍方案的背景,而是直接开始讲解方案的细节。
对于听众来说,并没有方案导入,比如为什么XX公司这么做?他的管理诉求是什么?这样带来的影响是,听众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方案的逻辑。
举例来说,都不了解得了什么病,直接就开药,肯定是不合适的。而如果介绍清楚症状(比如咳嗽、流涕),再介绍药方(止咳糖浆等),是不是更合理呢?
因此对于方案逻辑细节,领导没理解清楚就提问了。此时项目经理应该意识到,如果不解释清楚,势必影响后面的效果,应该停下来把基础逻辑解释明白。
但是项目经理可能认为这个细节不重要,随意解释了几句,领导追问后,也没能解释清楚,反而急着讲解后面他认为重要的地方。领导慢慢就失去了听的兴趣。但他们并没有关注过程中听众的反应,失去听众的兴趣了也不自知。
后面方案介绍完后,领导想了解初步的报价,追问了好几遍,R公司销售人员一直以“需求不明确没法给出报价”拒绝报价。的确,第一次沟通并未涉及需求细节,他们哪怕给一个宽泛的范围,领导也可以接受。但一直僵持,连个报价范围都不肯透漏,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基于以上几个问题点,我判断他们基本上也不会有下一次沟通的机会了。
一次成功的售前沟通,一定是建立在以下几个维度:
1、了解项目背景、主要诉求;
2、明确项目干系人(决策者、影响者);
3、针对性准备售前方案(基于诉求确定方案、并用成功案例支撑);
4、调度项目资源(安排最佳人选讲解方案);
5、抓住每一次接触机会,达成目的;
下一篇,我会讲讲如何写好售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