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73――破心中贼
(2020年4月12日11:23)
阳明先生在剿匪过程中总结出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话,太经典、太到位了,没有亲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
阳明先生在剿匪时,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容易,也不是出台了《十家牌法》、《告谕浰头巢贼》等谕后,盗贼就很听话地“从良”了。而是经过斗志斗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取得的。在与山贼斗争过程中,深感到山贼数量是有限的,剿灭并不困难。但是单纯从数量上剿灭山贼容易,如果表面被剿的山贼当时服从了,也不再作山贼了,内心中一直有作山贼的想法不除的话,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会石灰复燃,山贼重现。
就象除草一样,如果把草原上的所有的草都用大火烧死了,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了,真的都除掉了。但是斩草不除根,来年还会春风吹又生。现在的澳州大火把森林烧了,但春天一来,又在地上、山坡上发出了绿油油的草芽。破山贼也是一样,如果只除了表面上的山贼,把内心的“贼心”没去除掉的话,照样不算真正把山贼肃清。但是,有限数量的山贼好除,真正的内心之贼不是那么容易除掉的。并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让贼心去掉,必须通过不断地、持续地、日复一日地教化才行。既使这样,没有很好的榜样和制度规定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也。
什么是山中贼?很好理解。但什么是心中贼呢?人人心中都有贼吗?这是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是很纯洁的,是很良知的,根本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后来受到社会的不同熏陶,有了不同的心念。《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写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意思就是德行修养深厚的人,好比是才出生、毫无心机的婴儿。一切凶险的毒虫猛兽都不能把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毒虫猛兽不是以食攻击人的,而是因为担心被人攻击而攻击的。婴儿无攻击之心,春虫狂兽也是。随着人的成长,受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心中的欲念也日渐升起,特别是受恶的影响的人,心中的贼就生成了。一旦生成,想去除是相当难的。
就拿学习阳明心学来说吧,我就存在心中之贼。学习的规程是非常好的,如果认真遵守的话,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如果每天做到“简单、听话、照做”,并坚持一早听读写、日行一善,不成为圣人也会成为一方贤人的。只是自己认为这样坚持下去是很好的,但就是坚持不下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心中之贼时常出来打扰我,扰乱我心。比如,一早不想按时听读,只想在任一个时间都行,只要是读了,还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吗?既使在听的时候,有时也时常走神,不能聚精会神地去听、去感悟;读也是这样,有时不能读懂弄通其义就放下了;日行一善也很难做到,也许内心中起了善念,有时就没有去做,也就糊弄过了一天的日行一善,等等方面,这都是心中贼出来了,阻挠了自己深入学习的身心。今天一早,也想认真听一遍导读,可是懒惰的心贼又出来了:“今天周末,不用认真听了,听不听无所谓了。”看看吧,自己学习,好象给别人学习一样,此贼不除,想学习好难了。
真的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兖州,陈涛,2020.4.1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