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健康秘籍

高温下的健康秘籍

一、高温警报!这些疾病需警惕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高温天气下,人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新陈代谢加快,体温调节系统面临巨大挑战,使得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中暑:不容忽视的高温杀手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最为凶险,病死率高。

食物中毒:病从口入的隐患

炎热的天气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温床,食物容易变质腐败。如果不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引发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症状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出现,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伴有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皮肤炎症:夏日皮肤的困扰

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皮肤问题也会频繁找上门来。痱子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足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在夏季也容易加重;夏季型湿疹患者也不在少数;细菌性毛囊炎也与高温有关。

急性胃肠炎:肠道的抗议

夏季,人们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发生改变,生冷食物、冷饮的摄入增加,再加上食物保存不当容易变质,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几率。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通用防暑基础课

高温天气下,做好防暑工作至关重要,这是抵御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基本的防暑措施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起居饮食,到外出防护,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基础。在炎热的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力消耗增大,更需要通过充足的睡眠来恢复体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合理饮食也是防暑的重要环节。夏季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

外出时,防晒措施必不可少。出门前应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合适的产品,并根据户外活动时间和强度适时补涂。戴上宽边遮阳帽或撑防晒伞,能有效遮挡阳光直射头部,减少热量吸收;太阳镜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这样的衣物有利于汗液蒸发,带走身体热量,浅色衣物相对不易吸收热量。

及时补充水分是防暑的关键。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引发中暑等疾病。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在大量出汗后,还需补充电解质。补充电解质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从日常食物中获取。市面上也有许多专门的电解质水或饮料,它们通常根据人体需求,科学配比了钠、钾、氯等多种电解质,能够快速有效地补充身体在特殊情况下流失的电解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饮料往往含有一定的糖分,过量饮用可能会带来肥胖等健康问题,所以要适量饮用。

三、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顺应夏日节奏

(一)饮食调整

尽量少吃油腻、高糖的食物。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高糖食物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会影响血糖的稳定,影响身体正常功能。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对预防电解质失衡十分关键。

(二)作息调整

炎热的夏季,作息调整同样不容忽视。充足的休息是保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关键,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保证夜间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夜间睡眠时,身体各器官进入修复和调整状态,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更好地适应高温环境。

午间小憩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在午间11-13点之间,小憩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疲劳,补充精力,能让我们在下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在高温天气下,保持卧室凉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可以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避免温度过低或直吹身体,以免引发感冒等疾病。

四、特殊人群的防护:重点守护

(一)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皮肤的汗腺萎缩,分泌汗液的功能下降,使得散热能力大打折扣。据统计,在中暑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高,且一旦中暑,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更高。为了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应尽量减少他们在高温时段外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太阳辐射最强,气温最高,此时外出中暑的风险极大,能不外出就尽量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保持室内通风凉爽也非常重要,可以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28℃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老年人身体不适。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适量补充水分和营养,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适当饮用一些淡茶水、无糖绿豆汤等。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二)儿童

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弱。在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儿童单独外出,尤其是在中午前后高温时段。如儿童需要户外活动,应选择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并控制活动时间,每20分钟左右应让儿童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及时为儿童补充水分,鼓励他们多喝水,可以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果汁、运动饮料等,但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衣物应选择透气、轻薄的材质,有利于汗液蒸发,帮助散热。同时,要注意避免给儿童穿着过多或过紧的衣物,以免影响散热。家长还可以为儿童准备一些防暑药品,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使用。

(三)孕妇

怀孕期间,新陈代谢加快,身体产热增多,比普通人更怕热,中暑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尽量不要在高温天外出,如一定要外出,应尽量以“硬防晒”为主。合理使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但要注意避免空调直吹身体。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方面,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孕妇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四)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高温天气可能会加重病情。患者需要按时服药,严格按照医嘱控制病情。密切监测自己的病情变化,如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和急救药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和紧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可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五、物理降温紧急应对

当身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发热、中暑等紧急情况时,物理降温成为一种快速且有效的应对方法,能缓解症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湿毛巾冷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物理降温方法。可以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轻轻拧至半干,然后敷在颈部、手腕或额头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能加快热量散发,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每隔15-20分钟更换一次湿毛巾,保持毛巾的低温状态,以持续发挥降温作用。在中暑初期,将湿毛巾敷在额头,能让患者迅速感受到清凉,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在进行湿毛巾冷敷时,要注意毛巾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凉水喷雾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方式。可以使用装有凉水的喷雾瓶,将凉水均匀地喷洒在皮肤表面。当凉水接触皮肤时,会迅速蒸发,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皮肤温度。但要注意,喷雾时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直接近距离喷洒,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同时,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在使用前最好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进行测试,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

冰袋也是常用的物理降温工具,但使用时需要注意方法。使用时将冰袋用毛巾包裹起来,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把包裹好的冰袋放置在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这些部位血液循环丰富,能更快地将热量传递给冰袋,从而降低体温。建议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为宜。在应对高热症状时,可以将冰袋放置在腋窝处,能有效帮助身体散热降温。使用冰袋期间,要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若发现皮肤出现苍白、青紫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六、情绪调节,心理降温

盛夏高温极易引发“夏季情感障碍”,气温每升1℃,情绪暴躁度可能升2%,这与高温干扰神经递质分泌、导致血清素下降和皮质醇升高有关。

调节情绪可从多方面入手:将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40-60%,搭配冷色调装饰,摆放绿植并使用白噪音机,白噪音能使焦虑评分降15-20%;采用“情绪标签法”,预先做“高温心理建设”可使情绪失控率降28%,同时每天记录3件“高温小确幸”;早晚做30分钟轻度运动能使焦虑降21%,每工作1小时就休息5分钟,用37℃湿毛巾擦动脉处降温等。

七、防暑避雷

过度饮用冷饮是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在炎热的天气里,一杯冰凉的饮料确实能让人瞬间感到凉爽,但过量饮用冷饮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冷饮温度极低,进入胃肠道后,会迅速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大部分市售冷饮中通常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

直接对着空调或风扇猛吹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大量出汗后,全身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如果直接对着空调或风扇猛吹,体表微循环受到寒冷刺激的干扰,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可能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这不仅容易引发头痛、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增加面瘫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在面瘫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发病前有过对着空调或风扇直吹的经历。因此,在使用空调和风扇时,应避免直接对着身体吹,可将风速调小,设置适当的温度,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大量出汗后立即冲冷水澡同样是常见的错误的做法。出汗后,人体的皮肤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液循环加快,以利于散热。此时立即冲冷水澡,冷水会使皮肤血管迅速收缩,导致散热困难,皮肤血流量减少,回心血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突然的冷刺激还可能使毛孔迅速闭合,汗腺分泌受阻,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引发感冒、发烧等疾病。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这种做法的危害更大,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所以,出汗后应先休息一段时间,等身体平静下来,再用温水洗澡。

八、高科技膳食工具助力

在安全健康度过炎炎夏日的道路上,科学合理的饮食至关重要,而石光团队的SAT-3D膳食诊断和饮食行为训练系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得力助手。

九、健康度夏快乐生活

高温天气下,我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防暑知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能大大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夏季健康,将这些防暑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度过一个清凉、健康的夏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84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910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1,353评论 0 1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517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5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