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简书上看了一篇关于大学生思维局限的文章,我确实中枪了。眼高手低我还是不能自诩,在大学才摸爬滚打一年我没有能力眼高,但手低这种词还是让我哽了喉。让我难堪的是文章里作者自述学生会时代确实和我有异曲同工的相似。当我想特别牛逼地告诉别人我是学生会的干事的时候,心底也不过嘲笑自己只是个拉拉横幅端端茶杯凑凑人数的小角色。但我也对我这打酱油的“事业”津津乐道,好像这就是我成功迈过大一的资本,这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内伤,只有当与内心独处的时候,我才敢正视自己有多一事无成。
所以一年之后我没有选择留在学生会,美其名学生会的事务不如我去兼职锻炼来得更直入人心,不如一场旅行完成得更有价值,我宁愿攀登山峰也不想去记住谁谁谁是部长、哪个部长和哪个部长是基友、从哪个部长那里可以先阅得考试试卷、哪个跟老师很熟很牛逼等等,不过确实,我室友熟识每个部长副部,所以她总有快人一步的资讯做事总能找到捷径,这让我佩服也不屑,要是我能做到她这样,我肯定也觉得自己牛逼上天了,可是为什么我会对捷径不屑与冷嘲,对人对己双标准,也是我这样虚伪的90后。
我爱旅行,了解一个地点的历史与现状比了解一个人更纯粹。大学至此,我不再对了解一个人充满热情与耐心,我也不知道我对那些冰冷的景点景区的热情高过一颗颗跳动的心。也许自我封闭的最终是害怕被比较。
这篇文已经超过了500字,传说中90后是不会阅读超过500字的帖。如果有人不幸中了一枪,愿你和我一起自我谴责,自我尊重。我是枪林弹雨里生存的90后,希望我的检讨和改过能让我身上的子弹没有夺命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