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做好饭菜,通知大家去听课的时间已经快到了,所以我就吩咐儿子帮我给奶奶把凉馒头再蒸一下,儿子爽快的答应了,我就走了。等我听课结束回到家,儿子说,妈妈我把蒸馍的锅和笼布烧了,我一听就明白了,那肯定是没有及时关火,干锅了,所以我平静的对儿子说烧了就烧了吧!没有造成其他损失就很庆幸了。我相信,当他发现锅烧干了,笼布烧坏了,然后在把烧坏的笼布和烧黑的馒头整理的过程中,他的内心会有很多的反思的,有很多的道理,以及以后该怎么做,他的心里都会有想法了,此时我再说什么道理和注意事项,都是多余的了,甚至如果语气语调不对,还可能会适得其反,有时候无声就是最好的教育。
然后我想谈谈关于提问题这件事,我学习的心理咨询师课程总共是90分钟,老师主讲75分钟,最后15分钟是就本节课学员们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提问的环节,我记得最早学习唐登华的家庭治疗初级课时,提问环节,我都是在听其他学员在问,我自己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我也没有问题。等到学习唐登华家庭治疗中级课的时候,我也经常提问,因为当时我自己确实也有很多的困惑,但我发现,有时候我提的问题老师根本都不解答,我提的问题太简单了,有时候老师感觉没有回答的价值,但是一旦老师点拨几句,那确实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毕竟是专家的见解,确实高屋建瓴。
后来我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时,讨论群里有老师说起自己学习网上微课的初衷,有一个老师说,我学习这个课程,我最注重的就是提问环节,我希望这15分钟里,老师能多给我解答几个问题,因为这些老师不是一般人能够随便说上话的,现在我们在学习他的网课,这个环节真的是天赐良机,老师能个性化的给我解决几个问题,我交的学费就太值了!这个学员的这种说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然我水平有限,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但是我对提问的问题,慢慢的有了兴趣,我能从学员提的问题中发现,有些学员确实专业水平很高,他们探究的领域,已经不是学习新知识这么简单的啦!我也能随着这些高水平学员的提问,提高自己对讲授课程的理解,所以我对提问环节也是充满期待的!
那么对于提问,是有这么几种境界的:排斥提问,无视问题的价值;没有问题可提,不会发问;敢于提问,但问的问题太肤浅,没有价值;用心提问,问的问题很独到,问的都是关键问题;与老师探讨问题,问的问题关乎某种流派的核心价值,利弊冲突。
我自己是什么情况呢,不会问问题,但对别人的问题有兴趣,对老师的解答也很好奇,希望自己也能够深入钻研,问出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