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去见一个老师,目的是让老师给孩子做一下学习和心理上的疏导,倒也不是有什么大问题需要解决,只是有这么一个机会,朋友推荐了就去看看。
老师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能共情,他说人生当中每件事情都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只要是项目就有公式可套、有规律可循、更有方法可寻,中考是一个项目,高考也是,学会按照项目的方式来解决中考和高考的问题,就能学会解决一切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把中考和高考只当成考试来看,那么当考试结束之后,即使你成功了,也只是解决怎样考试这一个问题,也只能说明你会学习、会考试,不能说明你会工作、会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因此才会有高分低能一说,但是如果你按照一个项目去全面的安排和解决考试问题,并且最终完美的解决了,那么以后无论是做什么工作都能找到方法,并且轻松快速解决。
例如,我们都知道,现在要想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华和北大,裸考的占比已经很低,清华大学通过裸考(普通批+提前批)录取的本科生比例约为46.3%,北京大学裸考的占比约为43.3%。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都不是考进清北的,而是通过其他不同途径进入的,当然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进入,都是非常优秀的存在,而这些非裸考的其他孩子就是把考清北作为了一个项目来做,既然是项目就不止一种途径能够做好,学习成绩是一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入手去探索和实践。
那么裸考进入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和智商上一定都是全国拔尖的对吧?他们应该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但是现在网络发达,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考入清北的同学吐槽自己通过裸考进入清北后受到的打击,本来他们都是在高中甚至是全市全省最优秀的存在,可是进入大学后发现,不但没有其他方式进来的学生眼界宽、目标明确,甚至学习能力也变得不值一提了,当步入社会工作之后,这种差异将越来越大,会做项目的孩子能够应对几乎所有挑战,还能很优秀的完成任务,而只会学习的孩子跟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还需要一步一步学习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退一步来说,即使清北的全部录取都需要通过学习成绩来实现,也就是全是录取裸考,那么考试本身也可以看成一个项目,学校的老师教授学生学习,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而已,如果你的智商一般、方法一般、效率一般,再通过千篇一律的方式去学习,是肯定没有机会的。但是如果跳出原始学习的方式,把考试的科目分出类别,再根据每个科目不同的特点,总结出来独特的学习方法,甚至是答题技巧,不见得就没有完成项目的可能性,只是能不能找到解决项目的方案而已。
为什么要把学习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不只是说为了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孩子以后生存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家长总是觉得,只要好好学习,只要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只是我们那个年代的陈年旧历了,因为我们赶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是真的一点都没错,可是现在的大环境已经变了,经济下滑严重,各行各业都在经受挑战,即使你是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就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就一定能够高枕无忧吗?不可能的,现在每年大学生毕业够的就业率都不高,以下数据不见得准确,但是有一定参考价值,2022年:50.4%(单位就业);2023年:57.6%(单位就业),含灵活就业后可达76%;2024年:55.5%(单位就业),慢就业比例升至19.1%。
越是好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预估越高,对工作的要求也越高,而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某些方面是殊途同归的,在某些方面又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的是没工作过的人一开始入手就是不会工作的,无论学历多高都需要慢慢摸索和适应,这也是为什么招工单位不愿意招应届大学毕业生,而是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因为会工作和不会工作的人,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是完全不同的,与其重新培养一个新手,不如相同工资用一个熟手。
而高学历的孩子往往对工作有着高要求高待遇,当然高学历和工作的高效率很大程度上也是成正比的,毕竟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再加上一颗聪明的脑袋,可是现在的大环境并不好,工作不好找,高质量的工作更难找。
还是那个原则,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当成一个项目来做,找工作当然也可以,那么对于项目的选择,完成项目的步骤,不同项目的不同应对方法,只要会做项目就会找出来好工作,还能找到方法应聘到好工作。退一步来讲,假设没有什么心仪的工作可做,我也可以自己创业,创业更是一个项目,那么项目该如何选取、如何计划、如何开展,都在中考高考的项目进行中得到了经验,也许会有坎坷和弯路,但是既有目标明确,又有实践方法,只要去做,就不怕找不到方式方法,只需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克服困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