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属于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每个人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重要他人”,对研究生而言,导师,就是其在研究生阶段,甚至影响终身的“重要他人”。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关心、帮助、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不仅是国家、社会对导师群体的要求,更是研究生个体对导师的期盼。而作为导师,我所遇见的老师,也当竭尽所能承担起这托付。
2018年毕业后的这几年,琐碎的事很多,身份变多,感觉越来越忙,可每年我都会和几位恩师保持联系,节假日送上真诚地祝福。“重要他人”,感恩遇见,感恩指导。
每年寒暑假,我们定要见上一面的是郑老师。郑老师是我研究生期间的课程老师,也是我两位室友的导师。 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关爱后辈的青年教授。
研究生主要是导师制,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接触最多,指导最多的是自己的导师。我们都是如此,尽管是自己的学业老师,尽管在寝室里相互听对方的导师情况再多,也还是有距离感的,潜意识已经建立起我们导师,我们师门……于是郑老师,被卧谈会拉近,又被观念“束之高阁”,直到一年临近暑假,和郑师门下的两位室友同行时,在路上,被骑着破旧自行车的老师邀请:“小胖,你一个人回去了?你和我们一起去开会,学习党建吧!”这一听,身为郑门室友的我自然是明白了——郑老师总是给他的学生们开小灶,请去学校对面的酒楼随吃随喝。
“怎么,老师关注到我了?”胆怯的我瞬间不好意思起来,下意识地拒绝了。“没事,不打紧,都是自己人,我们学习也欢迎家属!你是艳姐和鸭梨的家属!”两位室友也捧哏起来,是啊,一起走吧!于是一个左手挽着我,一个右手挽着我,把我架在中间情愿乐意地也跟着去了。
这一本缘分的书,打开了第一张。自此,我这个家属时而厚脸皮地加入郑老师学习团队,在学校又多了一个“家”,多了一位“家长”,在后面的时光里,我发现他不仅导学,还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