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课改已经走过了十几年了(到今天发文时应该是二十几年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课堂,至少是多数课堂依然是教师在唱主角戏。 绝大多数教师依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行课程序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当课堂上出现的学生的不同声音,有的教师婉转提示巧妙引导,直至学生的思维回归自己的预设为止,更有甚者,或严词斥责,或置之不理,不同程度的伤害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好奇心。长此以往,学生们厌学情绪自然就会越来越浓,很可能一个优秀的人才就这么夭折在摇篮里了。
前不久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是《夹竹桃》,作者是季羡林先生。课文如下: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教师在引领学生赏析的时候问学生:“这一段表现了夹竹桃的什么特性?”
一个孩子回答:“表现了夹竹桃的野性,你看它不受季节的约束,自由自在的生长开花,别的花儿都被约束在一个季节里,只有它可以在三个季节里开花。”这个学生在这里说的野性其实是指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往深处延伸是指一种对陈规旧俗的突破,仅就这一自然段而言,孩子的回答并无不妥。虽然与课文主旨不相一致但却表现出一种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可贵性。虽然对教师预先设定的行课流程是一种节外生枝的冲撞,但学生的这种多元化思维的可贵性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这是个很优秀的教师,她注意到了,但是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却过于老到,甚至是老到得有点狡猾,她不显山不露水的就把问题带过了。她说的是“换个词好吗?”
有心的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到了文中的“韧性”一词,于是,课堂又按照预设流程推进。
“换词”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引导方式,其目的是矫正学生思维的方向,使思维的指向更明确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还可以梳理学生的表述语言使之更接近学生思维的本真状态。但是可以“换词”的两个词之间其意义范畴必须是可以大部分交叉兼容的,其意义的价值指向是一致的。可以这么说,“换词”追求的是精确而不是正确,是在正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我们来看“野性”“韧性”两个词,可以交叉兼容的共同部分很少,几乎为零。其词义的价值指向也大相径庭甚至还有些相悖,因此在这里是不可以用“换词”办法来解决问题的。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语文课,面对课堂上学生的异见,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笔者一向认为,一堂课的完整性和好看度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保护,与学生思维火花的扩焰增辉相比,宁可不要那个完整,宁可不要那个好看,也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尽可能的把学生思维的火花引燃成思维的火炬或者火焰。毕竟,并不是每一堂课都会有随机生成的使思维可以扩大深入的契机,一旦出现了,正是组织学生讨论、开掘、深化、探究的好机会,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尽量舍弃原来的预设,而是引领着临时生成的思维走得更远更深,以求思维积极性的最大保护和思维活力的最大激化。即使原来的预设流程非常完美也要毅然放弃,而是应该以学生的最新思维状态为教学出发点,使初绽的思维火花获得最大的思维效度
就这节课而言,应该在鼓励性的肯定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之后,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依托夹竹桃的意象另写一篇文章,因为这类文章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不过是托物言志而已。托物言志就是利用物象的某些属性特点抒发自己的心志情感,对物象的属性解读可以人言人殊。抓住其中自己有独特感受的一面展开想象抒情言志,就是一篇不错的好散文,季羡林可以抓住夹竹桃韧性的特点写自己的感受,那么别人也可以抓住夹竹桃野性的特点来写自己的感受。都是托物言志,没有高下之分,对于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教师理所当然的要予以肯定了。
在肯定了学生这种思维的合理性之后,引导学生继续阅读文本,看看季羡林先生是怎么解读这种物象特性的。韧性二字自然也就夺目而出了。文本产生的问题还要回到文本中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