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疯传一条令人气愤的视频: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女子用车轮不断撞击一位女童,还用力在她脸上扇了几巴掌。刚开始网友们猜测可能是这位女子乱丢垃圾,被女童捡起觉得尊严受辱才下此毒手。
后来警方介入调查才知道这位女子是女童的亲妈。女孩在学校扰乱课堂纪律,学校约谈了这位母亲。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她情绪爆发,无法自控才有了让人痛心的那一幕。
或许这位妈妈在之前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也有充满愤怒、失望想逃离的时候,可是却逼迫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而最终被压抑的情绪在孩子身上以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爆发。
从妈妈压抑情绪到发泄情绪和暴打孩子,都忽略了把目光聚焦在解决问题或者洞察自身需求上面。这些错误的做法会对亲子关系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还会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家人,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
好妈妈不是神
所有的妈妈都是凡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对她们的孩子的行为产生两种不同的感情——接受和不接受。这里说的行为指的是孩子的所说和所做。举个例子,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玩具,这是一种行为,但如果妈妈说孩子专注力差,那就是一种评价。
如果没有把行为和评价区分开,很容易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然后孩子会用一种负向的行动去证实妈妈的评价是对的。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里,作者介绍了一个行为窗口的概念。也就是说妈妈们可以按照自己是否接受把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放进行为窗口里。
面对同样的行为,每个妈妈行为窗口的那条分割线所处的位置都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妈妈们的接受度不一样。有的妈妈天生有比较高的容忍度,她们对待孩子和身边的人都是笑容可掬的样子。而有些妈妈天生接受度不高,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妈妈在严厉教训自己家的孩子,旁边的妈妈用惊讶的眼神望着她:“至于吗?孩子也没犯什么事啊。”这就是一个接受度高的妈妈对一个接受度低的妈妈做出的主观评价。
其次,对孩子的接受度还和孩子的类型有关系,有些孩子天生好动,有较高的侵略性,相对于来说,这样的孩子会让父母更加难以接受。
当然分割线也不是持续不变的,它会根据父母的心情以及孩子所处的情况上下移动。比如说当一个妈妈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时候,孩子可能闹一闹皮一皮家长都能接受,可若是妈妈身体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孩子的行为更容易惹毛我们。
妈妈们可以回忆一下是不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特别容易对孩子发脾气,哈哈。
如果是单独和孩子在家,孩子嬉笑打闹我们可能会忽略不计,可是在公众场合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更容易心生厌烦。
问题属于孩子还是妈妈
那么把孩子的行为放入行为窗口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可以用它来划分问题归属,也就是说看看当下产生的问题是属于谁的。一旦划分好问题归属再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技巧去解决问题。
划分问题归属的关键是看谁有负面情绪。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制作了一个表格。
孩子的行为是可接受的,当妈妈没有负面情绪,孩子有负面情绪时,问题属于孩子。
孩子的行为是可接受的,妈妈和孩子都没有负面情绪,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都处于无问题区,也就是亲子关系的快乐时光。
孩子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当妈妈有负面情绪,孩子没有负面情绪时,问题属于父母。
孩子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妈妈和孩子都有负面情绪,那么双方都拥有问题。
这里的“问题”,并不是界定谁对谁错,而是谁应该为当下这个问题负相关的责任。
举个例子:霏小时候有赖床的习惯,早上7点叫她,她总是一副睁不开眼睛的样子,一般我会和她做各种小游戏叫她起床。遇到自己有事着急出门,则变成大声呵斥或者强行把她从床上拖起来,这个时她会变得更沮丧甚至哇哇大哭。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霏因为不想起床而有小情绪是属于她的问题,而我着急出门受不了她拖拖拉拉,大声呵斥她是属于我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当时明白问题归属原则,在面对霏的情绪问题时,我可以采用积极倾听的方式赢得她的合作,而不是大声呵斥她,将冲突升级。
当然想要心平气和的使用积极倾听的技巧,前提是我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在面对孩子不接受的行为时,家长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怎样正确的表达才能既不伤感情又达到自己的沟通目的呢?答案是:用我——信息。
如果妈妈们送出一个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可接受行为:
1. 对不可接受行为的一个描述,
2. 妈妈的感受,
3. 这个行为对妈妈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沟通中妈妈们先要将信息编码传送给孩子,然后孩子对信息进行解码,最后才是自己的理解。妈妈们对信息的编码就决定着孩子怎么解码。我们举个例子:有一天你下班后筋疲力尽回到家,躺在沙发上想休息一会儿,五岁的孩子非要你和他一起做游戏。你和他说:宝贝,妈妈累了。可是他还是不依不饶,用力摇着你的手臂,这个时候你所有的疲惫都化作 了高分贝:“你真烦人。”孩子听完愣在原地。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两条信息有什么不同。那么第一个信息会被孩子解码成“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别再烦我是妈妈对他的一种评价”,而第二个信息会被孩子解码成“妈妈累了,这是关于妈妈的一个事实陈述”。这两条信息有什么区别呢?
”你真烦人”是属于你信息,“我很累”是属于我信息。你信息容易引起抵抗和叛逆,而我信息是向孩子施加影响,帮助孩子成长,帮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信任他能尊重你的需求,从而改变行为。
我——信息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
对不可行为的一个描述
当我们开着车行驶在马路上,看见前面的一辆车车窗飘出一张白色纸巾,这个时候你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猜多数人的答案会是:真没素质!是的,我们已经很习惯用评价去代替自己所看见的。
我们也从不怀疑真相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能车里的孩子不小心呕吐了,大人手忙脚乱导致纸巾不小心飘出窗,又或许是小孩子拿着纸巾擦拭嘴巴不小心让纸巾飘出窗外。
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也喜欢用评价胜过用事实说话。比方说:看见孩子持续几天没有练琴。我们会对孩子说:学什么东西都是三分钟热度。
这种评判会把行为不符合我们标准的人看作是不好的,而忽略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
当妈妈说出这样的评价时,已经把所有责任都推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该负的责任。为什么要孩子学钢琴?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自己陪伴过吗?有没有花时间帮助孩子制定练琴计划?自己对孩子学钢琴这件事是不是足够重视?妈妈根本不可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而妈妈的客观描述:我注意到你已经三天没有练钢琴了,才是解决问题正确的打开方式。
说出妈妈的感受
说起感受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学生很苦恼,因为室友总是在晚上的时候把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然后他去参加一次有关沟通力学习的研讨会,老师问他:“那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样大声。”老师提醒他“你用了觉得这个词,你是在表达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你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大学生说“声音太大就会打扰到别人。”老师再次和他解释“这句话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大学生思考片刻,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而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其实从这个例子还有心理学家的这段话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点:第一,人的感受是很丰富的。第二人们都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能体会和表达自己感受的人可以更好的解决冲突,在沟通中增进彼此的关系并达成自己的沟通目的。
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通常来说前面可以加上我觉得的,都是属于想法。比方说我觉得自己钢琴弹得不好。这句话就是想法。钢琴弹得不好,我很失落。这句就是感受。想法往往是表示对事件的一种诠释。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能够区分想法和感受,可是就是不知道怎样用词汇表达,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因为想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来助力。像“感觉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实际的状况。
感受的根源是需求。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了解我”,他实际上渴望得到理解。如果一个妈妈对着孩子说“整天乱扔东西,把家搞得像狗窝一样”说明这个妈妈很看重整洁。如果我们用批评的来提出我们的主张,往往得到的会是对方的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谈话者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可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你感冒了,想让孩子帮你倒杯水,孩子拒绝,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孩子真不懂事”而不是继续告诉孩子:妈妈今天人不舒服,需要你的关心。
这个行为对妈妈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我们不擅长说出我们的需求,但是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可以让对方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改变,那就是说出孩子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实际影响。这里的影响指的是让你耗费钱财、时间、额外的工作或引起不便的东西。它可能使你无法做某件你想做的事,或是需要做的事。它可能使你身体上受到伤害,使你疲倦,或者使你疼痛或不适。
比如孩子放学后没有告诉你就去同学家里玩几个小时才回家。你可以对他说:当你没有按时从学校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你晚回来时,我很担心,这会使我无法专心做其他事情。那么下一次他就知道想和同学出去玩至少要打个电话给你。
送出一个完整的我信息,不仅说明他的所作所为给你带来了问题,而且还表达了你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说明了这种行为为什么将会或已经给你带来了问题。或许有人说前面两个步骤还好说,到了第三个步骤我竟然说不出不好的影响是什么,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那说明这件事情对你没有造成很大的困扰,你也就没有必要那么生气了。
我们虽为人母
但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独立于孩子之外
找寻自我
妈妈也是人,不是神
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感受
体会自身的需求
愿每一个妈妈都能在养育路上
轻松做自己。
(我是三级拆书家饶晶晶,我用拆书的方式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