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水浒,第4-7回鲁智深

读书笔记:

水浒第4-7回鲁智深是个中心人物,这从章节题目就可看出,基本是围绕他叙事的。

鲁智深是法名,原名鲁达,经略府提辖。法名比原名更有名。又叫花和尚,花和尚是因为他不守庙门清规戒律,又喝酒又吃肉又纹身所得。

鲁智深的性格:

1.率真,这从一出场就可看出,比如他对待史进和李忠的态度是不同的,对待史进是“挽”了手,是英雄惜英雄;对待李忠初次见面夺口而出的话就是:“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没一点耐心。“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是率真里面看不起他的小气。

2.嫉恶如仇,“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十分经典。三拳下去,那油酱铺、彩帛铺、全堂水陆道场的比喻将人物一阵猛打表现得痛快淋漓。

3.同情弱者,比如资助金翠莲父女逃离;饿极的他听说瓦罐寺那几个老和尚没粥吃也就不吃了。

4.粗中有细,为了成功解救金翠莲父女,防止店小二拦截,他竟向店内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在大相国寺管菜园子时,那几个破皮户要来对付他,也是被他提前长了心眼知晓。

5.自由散漫,从做了和尚,却受不得约束,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发起酒疯来乱打乱杀可看出。

让我惊异的话: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偈言是“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真是高人呀!这等于给鲁智深的一生下了判断。我百度了一下:“遇林而起”,指鲁智深为搭救林冲而走上了落草的道路;“遇山而富”,指鲁智深于二龙山落草一事;“遇水而兴”指的是水泊梁山;“遇江而止”,江指钱塘江,最终鲁智深在浙江圆寂。

让我大笑的地方:在桃花村,小霸王周通强娶民女时,鲁智深让刘太公的女儿躲过,自己进得他女儿房,把销金帐子下了,脱得赤条条地,跳上床去坐了。读到这我忍不住大笑,他干嘛要把自己脱得赤条条的呀?教训这个小霸王需要这样么?再次读到他果真“赤条条不着一丝,骑翻大王在床面前打”,又一次大笑,这种打人法难道也是一种痛快?是作者为了增强喜剧效果吧?

歇后语:鲁智深买肉——挑肥拣瘦。

鲁智深当和尚——半路出家。

鲁智深倒拔杨柳——好大的力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