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书《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初中的一些教育理念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些是我很少想过。
1、让孩子从小帮忙做家事
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做家务,洗菜切菜,收拾房间,吃饭的时候端碗等。
日本有很多专门为孩子们办的厨艺培训班,其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爱做家事、爱劳动的好习惯。
反观我们自己,作为父母,总是让孩子参加一些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英语班等等,很少想到去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日本的孩子上学都自己背书包,即使是父母送他上学,父母也是空着手。
日本母亲的说法就是:“书包里明明都是孩子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孩子背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嘛!孩子迟早要长大,迟早要自己背负一些东西,我们做父母的,总不能帮他背一辈子吧?”
2、公交车上不用给小孩子让座
我们国家的传统一直以来要求尊老爱幼,给老人和小孩子让座,但是在日本并不是这样。
作者和朋友在日本坐公交车,看到一个4岁的小孩想让座,但朋友拉住了他,朋友说在日本不用让座给孩子。
日本人认为让孩子站着,可以从小锻炼孩子的坚毅能力。
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4岁的孩子已经不小了,抓住把手完全可以站得很稳。
3、爱一半、藏一半
日本孩子上学是自己去,家长也不送孩子。
即便是孩子生病,家长也不送孩子。
日本妈妈说:“我们也心疼孩子,毕竟孩子生病了吗?可是他是学生,不能让他坐车上学,不能宠坏他。必须要让他知道,现在要努力念书,将来要努力工作,才能有车开,有房子住。这样,他才会用功!我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为了他的将来着想,狠下心来锻炼他。这就是`爱一半、藏一半。”
日本的家长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一切所得,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赖父母和他人。
爱一半藏一半,表面上看起来,父母好像自私了点,甚至无情了点,却可以让孩子明白独立的重要性。
我们国内的家长很多都是为了孩子而活。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奔波,工作是为了让孩子生活的更好,买房子也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有了孩子后,很多做妈的都会冷落老公,也有的妈妈为了孩子辞掉工作,完全失去了自我。
更悲哀的是,家庭的重心全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也成了家里的焦点,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样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孩子可以爱,但一定要讲究爱的方式,不可以放纵,甚至是娇惯。
真的爱孩子,就要把一半的爱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