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看作业到引导作业?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虽然这是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却生动的描绘了家长们每天所经历的场景。看起来是挺搞笑的,却戳中了很多看孩子写作业家长的痛点。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上海的刘女士在家辅导儿子作业,谁知辅导成了争吵,她气到不行,直接跑到河边跳了进去。消防员紧急赶到现场营救时,她嘴里一直念叨着:“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他就希望我去死啊……”还有因为看孩子写作业的被气的跳楼、拿刀的妈妈等等新闻报道,可想而知现在这种社会现象,对无数的家长尤其是妈妈们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我也曾经是天天鸡飞狗跳的家长中的一员,曾经的我以为,我会一直在这样鸡飞狗跳的情景中度过接下来的小学6年的时间。想想6年的时间真的挺漫长的,这让我感到沮丧没有希望。现在才两年的时间都让我感觉非常难熬,无数个晚上快要被逼疯了。后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课程逐渐改变认知之后,彻底明白了要想孩子写好作业,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当我们陷入情绪而行为失控时,是无法理性思考的,只能把事情变得更糟。同时,我想明白坐在边上一直看着写作业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即使有即刻的好效果那也是以孩子失去学习兴趣为代价的。所以,我下决心再也不会坐在写字台边上一直看着孩子写作业,而改为引导作业。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自己情绪失控的几率,还能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

      那具体怎么引导呢?我思考及实践的方法是通过自我调整情绪、给孩子做心里建设、过程中鼓励和表扬这三步逐步的引导孩子找到学习的内在动力,自信和快乐的完成作业。

      第一步,首先父母要先调整好情绪,因为情绪越不能自控,教育越无法发挥实质作用。我们以为厉声谩骂能吼住孩子,让他乖乖听话顺从,不过是在滥用身为父母的权力,绑架孩子的一言一行。过分的责备怪罪,完全是为了发泄,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性格发展。

      当然,我明白要做好情绪自控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作为基础的话,后面的一切都是白费的,都不会有任何的效果。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也要努力的去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之前的我也饱受不良情绪的困扰,后来通过学习认知情绪行为疗法(ABC理论)并加以训练慢慢得到改善。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当我们明白了孩子写作业拖拉肯定是有原因的,找到根源才能解决问题,发脾气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我们自然会投入到思考解决办法上,也不容易情绪失控了。比如我会每天冥想来觉察自己的情绪。如果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也会停下来去冥想,感受并且调整自己的情绪恢复状态后再继续。同时,也需要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情绪不会立马就能改善,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并且运用冥想等科学方法持续刻意训练才能做到。

      第2步,给孩子做心理建设。当我们做好了最关键的一步调整好情绪之后,后面的就很好开展了。大部分的孩子作业拖拉,都会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孩子没有自信,所以他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才会拖拖拉拉的不想去做。我们要让他们明白的是,他有这个能力完成这项作业。我们可以这样说:“你觉得作业太难了吧?你要相信自己是有这个能力完成这项作业的,它不是你所想象的大老虎,而是一只小猫咪,你能战胜它。而且妈妈非常相信你能够把它们都做出来。”

        第3步,鼓励与表扬。当孩子已经建立信心开始写作业之后,我们就要离开写字台。在过程中,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鼓励和表扬,这样能够促进他继续坚持下去,最后完成这项作业。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让他每写25分钟的作业,就休息5分钟,这样大脑不会过度的疲劳,而且能够促进他这25分钟之内更加专注。只要孩子感受到他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作业的,以后就不会再抗拒这件事情,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畏难情绪,慢慢的就会形成一个正性循环。

        我们要多陪伴孩子,但绝不要陪伴他一起做作业。也许改掉这个习惯要花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过程也很痛苦,但长痛不如短痛,独立做作业将是让孩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