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专栏·5分钟商学院》
作者:刘润
二战期间,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你们知道,被关进纳粹集中营,那几乎就意味着死刑。弗兰克当然很痛苦。很多犹太人都从“为什么”的愤怒和恐惧,逐渐变成“这就是命”的消极接受,最终精神彻底崩溃,死在集中营里。在必死面前,应该算是没有选择了吧?其实并不是。弗兰克看到,还有另一些人非但活了下来,而且变得更坚强。他们居然每天用玻璃片把胡子刮干净,高贵地面对苦难。他深受感染,决定“选择”用积极的态度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唱歌搞活动,和集中营中的囚徒们一起,渡过难关。战争终于结束了,弗兰克也最终走出了地狱,他写了一本著名的书《意义的呼唤》,他在书中说:“选择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一点想法
在这段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死亡,二是选择艰难的活着。两种选择,两种不同的结果。就今天关于积极与消极的论证,自然而然,选择活着就是选择积极。
那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难道二战过程中被日军逮捕而选择英勇就义的革命前辈就是消极的吗?
如果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罗振宇在逻辑思维中讲到“选择之锚”中的一句话“信仰使选择变得简单”,这里的信仰可以被价值观,使命,责任等等替代。革命前辈们选择死亡不是代表他们的消极与无奈而恰恰相反他们选择死亡是因为他们心中那份执着的革命信仰,就算杀死我一个我背后仍然会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站出来!这难道不是一种积极吗!!
在这和平的年代,我们很少会碰到如此激烈的抉择,但面对生活小事时,我们积极消极的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
如何做到积极呢?刘润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一、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给自己留下思考时间,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消极的语言。别人说了一大通针对你的话,你情绪异常激动,随口一句我这人就这样没法改了…别人的话就是刺激,你的我改不了了就是回应。事情僵住了,工作很难开展了。再有这种事情给自己30秒,思考一下,一句积极的回应:可能我们在认识这件事情上有些许偏差,我们在讨论一下?是不是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你不妨留给自己30秒试试。
二、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能掌握的事情上。比如现阶段房价很贵就不要老抱怨什么国家调控政策怎么不起作用什么的,而是不断提升自己,努力赚钱。不要老抱怨什么领导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人家有背景上,而是自己要学会沟通,学会工作,让领导自然而然的注意到你!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我们自己积极一点,毕竟,积极一点对我们自己,对他人没什么不好!
我wade狂
二零一七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