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关于抗美援朝的大片“我的战争”上映了。
电影题材本身就很吸引人了。描写同样一场战争的电影要追溯到十年前的“集结号”,但朝鲜战争在“集结号”中不是主要部分。再往前可能就是我们父辈很熟悉的“英雄儿女”等等革命影片了。
而事先引发纠纷的是电影的宣传片--一群老艺术家扮演的旅游团令韩国小姑娘导游显得很尴尬,从而引发批评。这也让电影未上映前就显得很尴尬。
也许这是电影的公关手段也未可知呢。
这个影片题材宏大,视角微小,从一个连队的角度切入去写战争。前些时有一部叫“三八线”的电视剧,也是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描写这宏大主题。
从多角度讨论、从个人视角解读这场战争很好。但从观众的角度看,我希望看到全景式反映这场战争的影视作品。这并非我愿意看炮火硝烟与杀戮的场面,而是我们对这场战争的纪念和反思都不够。
这场战争是“被遗忘的战争”。美国没有打赢,不愿意提;我们考虑到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种种因素,也不愿意提。
但是,这场战争对我们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它是建国后我们的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它关系到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奠定了今天朝鲜半岛的局面,它也带走了18万多中国军人年轻的生命。而且,看今天半岛的局势发展,还不时能让我们想起这场六十几年前的战争,似乎战争并未远去。
战争的确并未远去,因为半岛如今也只是“停战”状态,而不是“终战”。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无论从战争还是人性,注定我们都不能遗忘这场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有王树增的《朝鲜战争》,但该书前工后拙,对于第四次战争以后的事情写得很简略。从这次电影宣传片所引发的纠纷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很多人对这场战争的理解也就停留在第四次战争甚至更早。
我还看过莫里斯.艾泽曼写的《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这本书的结论是:所有的战争,无一例外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极少出现损失如此之大而收获如此之小的情况。
这可能是对这场战争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去年看过反映这场战争的小说《长津湖》。小说和“我的战争”一样,从营连级小切口入手去写,以一个营的视角写三野九兵团的长津湖之战。写得很惨烈,也很正面,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很浓。
在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很浓这点上,和那个宣传片一样。实际上,无论是宣传片,还是王树增的《朝鲜战争》,或是《长津湖》、“三八线”,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模式:我们的志愿军是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出国作战,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野心狼。
这很对,但战争的残酷一面却很少触及,或很少深入触及。
那些老艺术家们扮演的团员们情绪高昂,但我想,如果真有这么一些志愿军老兵重游故地,他们是不会带着过节一样的喜庆气氛。因为,他们有无数战友埋骨异乡,他们也许从那里九死逃生。而且,他们进汉城、出汉城,并不是愉快的经历。
赵奢说赵括不能统兵的原因就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打仗不是过家家,不是没经历者想象中的神采飞扬。就象我们都熟知的那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刘伯承元帅晚年看电视,一看到战争场面就换台,甚至关掉电视。他儿子曾问他:淮海战役打得那么好,怎么不见您回忆回忆?元帅说:我一闭上眼,就看到无数的寡妇向我要丈夫,无数的父母向我要儿子。
战争,就算再正义,也是要死人的,要死大量的人。这些大量的人,在生活中,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数字。
当我们回忆起这场战争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18万不是一个数字。
美国人回忆朝鲜战争的文章提到,在静夜里,他们听到四周响起“沙沙”的声音,由远及近。他们知道,那是志愿军进攻了,因为志愿军穿的是胶鞋。是的,胶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朝鲜半岛雪地上,志愿军穿着胶鞋和单衣,如潮水般涌来,一片片倒下。
另一个美国人回忆道:他们(对我们强大的火力)毫不畏惧,前面倒下,后面的继续往前冲,就象一段段圆木。
在电视剧“亮剑”中,孔捷说,我们一个师围着美国人一个营打,吃不掉。美国人的火力太强,我眼睁睁看着战士们一批批倒下去。(以上三段皆是大意)
我们看战争片,也希望再看到更多的战争片,不是为了看那种大片式的山崩地裂和刀光剑影,而是希望后人能记住,这场战争打得并不容易。那些牺牲在异国土地上的年轻士兵,他们不是穿着胶鞋的原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兵凶战危,佳兵不祥,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们厌恶战争,反对战争,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不要再让妻子成为寡妇,不要再让父母失去儿子。
这才是对战争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