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篇简书随笔,写的是王鼎钧先生所著《讲理》的读后感。《讲理》最主要教读者们如何学做论说文,本书开门见山道出了当代学生的论说文短板。此书虽然成于54年前,但是历久弥新,现代的学生们和写文章的人同样对论说文十分头痛,我也是其中一员。每次做论说文就感觉头脑里的思路像浆糊一般,越做越糊。幸好如今遇到了王先生的《讲理》,让我在迷雾中摸索着找到了方向。
王鼎钧先生是一个不吝啬的人,他把写作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体系,让后来的读者很容易的从中吸取精华。喝水不忘挖井人,开路的人总是最不容易的,一路上的荆棘陷阱,令王先生遍体鳞伤。但他心中时刻存着一个信念、一份善心。他曾说自己在荆棘中摸索前进时常常有这样的思考,为什么那些已经达到彼岸的前人,不把正确的路线告诉后人呢,这样可以免除后人受制于困境。转而他一想,吝啬的人总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辛苦觅得的法宝,怎能轻易公之于众呢?这也是人性使然。但就是这种慷慨与吝啬的对比,让我们在平庸的茫茫人海中看到了一束光芒,那是人性的光辉。
《讲理》运用人物故事的写法,通过杨老师与各个学生的故事与交流,通俗易懂的展现了论说文的技巧和方法。而且每一章都有杨老师布置给他学生们的作业,我们可以调皮的充当他的学生,用作业来练习我们的论说文写作。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杨老师的班级一员,思考杨老师教授我们论说文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技巧方法保质保量完成每一篇课堂作业。以前的浆糊思维就像被一把大刷子刷的整整齐齐、有条有理。这就是看《讲理》的最大益处,也是王先生对我们善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