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对错观”

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分享过一个观点: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即法学家的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商人的对错观。

为什么?

举个例子:坏人张三诱骗好人李四进入王五的没有锁门的工地,致李四失足摔死。请问,这是谁的错?

一、法学家的对错观

上述情况,如果证据确凿,在法学家眼里,这就是张三的错,张三必须付出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种对错观大快人心、公平正义,但却不一定能避免类似案件再度发生。

若要杜绝,经济学家也许能做到。

二、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经济学家会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上述案件的对错。

整个社会为避免李四被张三诱骗进入王五的工地要付出的成本,比王五把工地的门锁上的成本高得多,所以这是王五的错。

虽然惩罚王五会让其觉得冤,但是以后任何工地的负责人都会非常注意把门锁好,甚至安排人24小时值班守门,于是令李四摔死的事件就会大量减少。

讲到这里,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一个人正常过马路时,一辆卡车冲他疾驰而来,所有人都大声呼喊他让开,此人却淡定地说:“他不能撞我。他撞我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他要负全责,地球人都知道撞死人要坐牢,我就不让!”

最后,这个行人被卡车撞死了。

你看,在这个场景下,前两种对错观让他丢了性命。想要保命,他当时应该这样想:不让,就是我的错,因为我会被撞死。

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这便是商人的对错观。

而进一步看,拥有这三种对错观的好处,不仅在于能让我们更加明辨是非、理清利害关系,还能激活我们做事的三类价值判断:

一、要做的事是不是符合法律法规?

二、要做的事是不是会给别人引来麻烦?增加了“社会总成本”?

三、要做的事到头来是不是自己的损失最大?

如何做出选择,都将决定着人生的走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