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收拾完屋子的我穿着一身随意,放下所有纷纭,静静地读完了这本小说。第一次接触马克•李维这个作家,如果不是读完它,不会让我认可他作为法国人的事实。跟随我文中的“我”,和我的童年一样的有孤单,受欺负,也有暗自忖度的小计谋,当然也是有天然会出现的情窦。那个夏天的克蕾儿,和其实很丑的伊丽莎白,都是小男孩心中对美好的祈愿和实现。我们又何曾不是呢?谁说只有大人的世界里才有爱情呢?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克蕾尔吧?我也曾经幻想过寻找或在某个自己最美丽的时刻重遇我的克蕾尔,或许我们已经见过了,但擦肩,但相视而不识,但不曾想念。
男孩是幸运的,有“偷”影子的机会,可以读懂别人的心,这让他的内心层次丰富得太多,因此对生活的变故和伤痛能最快的包容和痊愈,并转化为动力,接着寻找,接着理解。男孩也是有爱的,善良的,他“偷”来的影子最后都被他拯救了,尽管不尽人意,但他做了,不后悔。其实,这源自妈妈的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哪怕在单亲妈妈的身份下也将孩子温柔以待。妈妈说男孩完美继承了妈妈的单纯和爸爸的固执,这不就是善良吗?不也是故事如此延续和演绎的根源吗?
读完你不必去纠结为什么苏菲跟他恋爱了却最终不能在一起,小说里明明就是那么你侬我侬的一对啊,不是比现实中许多真的不般配的情侣还应该圆满吗?也不必纠结吕克明明已经在梦想的路上前行了为什么又放弃了呢?不要用我们的惯性思维和理性观念去看待,尊重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才会看到真实的自己。解读内心世界的时候,为什么还不卸下伪装呢?这也是小说引起共鸣的一面,最真实的自己,其实一直都在。
越是得不到的越美,美丽永远是可念可想可追忆可期待可拥有可消逝的短暂。那个短暂的夏天,短暂的初恋,内心最温暖的记忆,最懂的知己,因为年少单纯的承诺却无法得到时间的兑现。海边那座被私养的小灯塔就是你我心里的微光,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熄灭,因为我们曾经都单纯地相信,有一天还会再见,时间再快也撵不走那种执念。或许某天,我会听见你弹奏的音符,寻找到那年海边你大提琴般的丝语。
“一个会用风筝向你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啊,真让人永远都忘不了她。”
那个《偷影子的人》啊,你在哪儿?
2017.1.1写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