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大年三十,肾内科,我跟着一个师姐值班,白天很平稳,病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倒是在晚上十点时师姐接到一个电话,说是从外地赶来的一个女病人因为动静脉瘘破裂马上要来到科室,可能要急诊手术。

没过几分钟,一位中年女性在家属陪同下出现在我们面前。

映入眼帘的便是她上肢前臂上缠着的厚厚的加压包扎的绷带,尽管很厚,但还是沾满了鲜血。

只有把绷带打开,才能看到里面的情况,但是万一打开了出血不止怎么办,师姐把握不了。

于是,我们只能等上级医师过来处理。因为他比我们要早知道病情。

这期间,护士给她量体温,测血压、呼吸、心率。

简单询问了病情,原来她是去年十二月份发现肌酐升高;今年一月份,为了长期做血液透析,便在当地医院做了左上肢动静脉造瘘术,这个瘘两三个月后才能用;期间她规律行血透,期间用的是其他的深静脉;8、9小时前刚在当地医院做了血液透析,针孔在造瘘术口的上方,做完,她没有按照医生的交代按压足够的时间便离开了,后便出血不止。

再回去找医生,按压、包扎都不行,约半小时后,左侧肢体开始肿胀,当地医院处理不了,便让他们去上级医院。

上级医院也处理不了,最后才来到我们医院。

这期间折腾了8、9个小时。

到我们这里时,病人神志清楚,精神疲倦,面唇苍白,冷汗直出,四肢冰冷,左上肢尤甚,另有左上肢肢体肿胀,感觉尚可,活动欠佳,绷带周围可见皮下淤血及散在水泡。

护士测了基本生命体征,自动血压计已测不出血压,换手动血压计测了几次才测出很微弱的120/86mmHg。还了解到除了早饭,她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进食,又考虑到她失血较久,排除了糖尿病病史后,师姐给她输注高糖,以补充能量。

没过几分钟,我们的上级医师赶过来,看到左上肢肿胀得厉害,判断可能是深筋膜综合征(一种情况紧急的征象,需要外科手术),果断的解开了绷带,用纱布按压伤口止血。

边按边跟病人做病情分析,原来出血的地方其实没有被压到,除了我们所见到的体外的出血,还有一部分血液被淤积在皮内皮下,增加了左上肢筋膜间的压力,依现在的情况,需要请外科来判断,是不是深筋膜综合征,是不是需要切开减压。

于是,后面陆续来了两个外科的主任。

经过准确按压,患者已经止血,左手温度稍有恢复。

后面又做了左上肢动静脉彩超,显示血流状态良好。

外科主任们判断,尚未达到深筋膜综合征的指征,不需要外科干预。

一方面是淤血淤积在上肢,另外就是患者包扎的时间过长,造成压力过大,险些成为深筋膜综合征。

而主任的做法很关键,也很准确,一来紧急地打开包扎、按压止血,一方面减轻包扎造成的压力,一方面让血流通畅,便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深筋膜综合征可是要切开减压的。

从这件事,我收获以下几点:

1. 患者要遵医嘱行事。这位女患者就是因为血透完没有像以往一样,按照医生的要求按压足够的时间才导致的出血,才有的后面的一系列的的事件。如果最开始按压的时间足够,也许就不会有这么曲折的经历。医生肯定都是本着为病人的病情着想的原则下医嘱的,这背后是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不按医嘱行事,后面可能会吃更多苦头,就像之前一个病人,做腹膜透析,本来做四袋,结果自己感觉好点,自行减到3袋,没过几天便因为透析不充分,导致心衰,再次入院,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因为不按医嘱执行而造成心衰住院了。

2.多学科会诊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主任不是外科专科的医生,对于一些外科疾病的判断可能不是很精确,但是我们知道做一些最基础的辨识并请会诊,请专业的医生过来处理,于是病人的病情得到明确。所以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毕竟术业有专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舌诊 下面我来看一下这个颜色。点这个舌相是常常是红色一般也叫芒刺舌为红色。芒刺舌紫色的很少见啊,还有一个就是点就是...
    方建路阅读 5,673评论 0 0
  • 你在我心里,却不在我身边 我们走过风 也走过雨 却依然在这世间徘徊 不敢回头是怕 泪落下来 …… 我们有过梦 也有...
    不掉队妈妈阅读 2,507评论 0 0
  • 记录假期里的几件事: 1.从张家港回陕西,选择开车回去,不是我决定的,但是我妥协了。1300多公里,回去时,在河南...
    娓娓道来了阅读 1,482评论 1 0
  • 我已上完一节课我,吃完两个包子,此刻坐在办公室,等着上剩下的五节课。回想起早上六点多烧好水来我房子喊我起床,...
    种几亩葡萄阅读 1,612评论 0 0
  • 班级
    非让我去你家吧阅读 1,4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