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认为,年轻就要在外打拼,赚足够多的奶粉钱,给孩子足够好的物质生活,这就是给了孩子全部的爱,自从二胎生活以来,这观念完全被修正,孩子在生命初期,是母婴共生的,尤其是六个月之前的孩子,他和母亲是融为一体,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母亲就是他的世界,饿了,母亲给奶吃,拉屎拉尿了,母亲会更换,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怎么宠他都不过分,因为他正在享受生命初期给他带来的喜悦。
那么当孩子六个月以后,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在儿童心理学来说,母亲和孩子分离,最长不能超过两周,因为两个周的分离,会给孩子带来不可修复的心灵创伤。在中国的偏远地区,大部分年轻人为了生活,会把不满周岁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只身来到北上广地区打工,赚取生活费用,虽然说这是生活所迫,但是,这并不是人类的天性,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必须得到足够的爱,他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反之,那么他成年以后?他的行为模式,将会变得极度抓取。当我第三次成为妈妈,从前抚育两个大孩子,但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养育我的孩子,我只是觉得孩子很烦,虽然在心情好的时候会去逗逗他,但并没有全心全意的去爱我的孩子,当然这个爱的解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解释,有的人觉得,只要给他足够的金钱,那就可以了,但在我认为,给孩子,足够的陪伴,那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孩子会得到更多的自信与安全感。
很多孩子在童年时期,非常闹,非常容易哭泣。很多时候是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关注,他希望通过哭泣与闹,来得到妈妈足够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都觉得孩子,爱哭是怎么回事?其实爱哭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我们人本是灵性动物,对周围事故,都有着深刻的觉知,但是我们大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觉知层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到,其实有着足够母亲陪伴的孩子,母亲给了足够安全而又全心全意的爱,那么这个孩子会特别爱笑,不容易哭闹。
人来此世上一遭本为各种体验而来,认真做父母,好好爱你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