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某版本《尚书》时,对一个字起疑:“墼”。 原文是:“帝曰:‘龙,朕墼谗说殄行’……”意思是:舜帝说:“阿龙啊,我厌恶毁伤别人的言论和伤害别人的行为”。 根据注解,“墼”是“厌恶,憎恨”的意思。我以前虽没见过“墼”字,但根据字形,第一感应该没有“厌恶”的意思。查字典,果然没有此意,只跟土有关,“砖坯”之意。
接下来,上网查看其他版本的《尚书》。第一个版本是“塈”,注解:通“疾”,痛恨。 又看第二个版本,是“堲”,注解:通“疾”,痛恨。
这下大概清楚了,不管是哪个字,都是用作通假。但我很纳闷:那几个通假字比本字“疾”更难写,为什么不直接用“疾”? 然后,我又开始查百度百科字典。先查“堲”。百科引用康熙字典说:‘’《康熙字典》:《书·舜典》朕堲谗说殄行。《注》堲,疾也。‘’ 再查“塈”。百科说:通“疾”,憎恨。《书 舜典》:“朕塈谗言殄行。”(我憎恨谗佞的言论,灭绝道义的行为。)但百科并没有说明此种解释的来源。 最后,查《现代汉语词典》,结果没有收录“堲”,只收录“塈”。
不同版本,用字不同,这是古籍的通病。个中原因,通常解释为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多灾多难。清代学者段玉裁在《古文尚书撰异》里说:“经惟《尚书》最尊,《尚书》之离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汉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马、郑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晋之有伪古文,四也。唐《正义》不用马、郑,用伪孔,五也。天宝之改字,六也。宋开宝之改《释文》,七也。七者备而古文几亡矣。”历经七难的《尚书》,传到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
但是,这只是客观原因,尚有主观原因未言及。这个主观原因就是“求理不求真”的治学习惯。
求理不求真的思想反映到中国文化的本质上就是所谓“变通”。我怀疑,所有的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都被有意无意地“斧正”过,完全失去了原貌。这个“斧正”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从语文角度出发进行语法和字形的修改,二是从朝代的意识形态需要进行内容的增删。
如果没有专家的注解,人们无法看懂《尚书》。里面有些经常出现的字,不是通假,又与本义无关,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时”“格”“钦”等等。
“求理不求真”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所谓“辩证法”。比如,今天说某人好,就罗列好的方面来佐证;忽然,明天需要打倒这个人,就使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把人贬得一无是处。又,由于任何人都有好坏两面,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辩证法,把这个人往你需要的方面去搓揉,或方或圆。
“求理不求真”的“变通”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固化为潜意识。
这个潜意识反映到国家管治层面上,就是“人治”。 从人的价值上说,人治不如法治好,因为人治容易糟践草民,法治可以保障平等。但从管治效果上看,人治更适合中国。
鸡只能选择鸡的活法,不能照搬凤凰的活法,虽然我们很羡慕凤凰。至于将来,山鸡能否变凤凰,只有天知道。
“求理不求真”的“理”是“我认为正确的样子”;“真”是“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