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危峰兀立,形态万千的高山,倒映在碧绿如翡翠的江面上,山水交相辉映,云雾缭绕迷蒙,绿树红花,山涧鸟鸣,宛如一幅醉人的山水画卷,让你沉醉其中心旷神怡。没错,这样的人间美景只有桂林阳朔才有。
都说,天下风景美在桂林,桂林风景美在阳朔,于是这个中国西部的小镇,成为了全世界最美的小镇之一!当汽车驶入阳朔境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这里的山不同于我所见过的连绵起伏的青山,每一座山峰都是独立的,山上怪石嶙峋,陡峭险峻,生长着各类高矮不齐的灌木。远观每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形态,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小孩,奇峰罗列,姿态万千。站在山脚下,九十度的方向仰望,突然就有种泰山压顶的恐惧,似乎一不小心这些陡峭挺拔的山峰就会轰然倒地,让人望而生畏,忍不住退避三舍。带着对阳朔的无限向往,我们开启了三天两夜的阳朔之旅。
八个小时的车程几乎浪费了一天的时间,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抵达了入住的酒店,来不及缓解旅途的疲惫,我们兴奋地迫不及待地想要感受阳朔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夜幕中的阳朔,没有大城市的繁杂喧嚣,也没有旅游城市的拥挤热闹,在群山的掩映中静谧祥和,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晚餐很丰富,我们品尝了阳朔名菜啤酒鱼、田螺酿,还有荔浦芋头、韭菜河虾等当地特色菜,味道很好,有妈妈做菜的味道。
夜晚的阳朔,最热闹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充满异国情调的西街。
阳朔西街其实并不大,街道也不宽,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乡村小街,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于此,据说,很多外国游客因为被阳朔美景和宜居的环境所吸引,来了之后便留下来不走了,在西街开个酒吧或者小店,从此逍遥地过活。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靠谱,但西街确实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西街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黑人白人,国人老外,穿梭往返,热闹异常。大家走散了,又碰到了,又走散了!
西街汇聚了很多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各色店铺。各种特色小吃,有糕、有糖、有辣椒酱;各种当地的时令水果,有些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各种饰品,布的、皮的、银的、金的、瓷的;各种服装,民族的、个性的;各种手工艺品,编织的、刺绣的;各种艺术,现场画像、纹身、书法;各种特色商品,竹简、手鼓等,便宜又精美的围巾,手工刺绣的包包,精心编织的手链,民族风情的乐器,无花果、啤酒鱼、芋头糕,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让游客应接不暇。在西街,你不再有钱的概念,只有挑选的冲动,购买的享受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特色店,一定要去逛逛,很多人喜欢在画着一个老汉,旁白“一夜情管饭”的图像边拍一张照片,也许只有在西街这句话才不会让人尴尬和难堪!至于里面的各式各样的火柴和在货架边的广告语,会让你会心一笑,为店家的创意点赞。
西街上还有很多流动卖家,他们统一在西街入口的宽敞地方,向过往游客兜售自己的手工艺品,或者一些小玩艺儿,围巾、手链,小孩子玩的变脸娃娃、陀螺等,我猜他们大多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这里的商家不像大城市的旅游商家漫天叫价,他们热情友善,允许讨价还价,一条售价七十块的围巾,我们以三十块成交了;一位大婶向我推荐手链,草籽串成的,很香,十块钱一条。一位同事刚在一家手工艺品店以十五块的价格买了一条,然后跟大婶说:我这条很香的,所以贵点。大婶朴实地笑着说:“你这条跟我的一样啦,过几天都不香了。这香味就只管几天的。”我们顿时感叹:大婶你要不要这么厚道啊!最后,我十块钱买了大婶两条手链。走了一段路,突然发现手链款式不喜欢,又折返回去想换一条,试探着跟大婶解释,大婶豪气地说:“没事没事,随便你换哪条”。如此淳朴民风,让我感动不已。
西街的酒吧是不得不提的,一条街10多家酒吧,每个酒吧都有自己的特色,沿街走去,你会碰到戴墨镜的老夫子,摇扇子的黄衣书生,跟你热情的打招呼“欢迎来坐坐”,刚以为自己到了千年古城,然而一转身,两个纹了玫瑰穿得凉快的热火美女,撩你“大哥进来坐坐” 。劲爆的音乐,热舞的美女,吸引众多游客的驻足,好酒之人,有几个能抵挡了这种诱惑?就是不喝酒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走进酒吧,去感受那份兴奋和狂热。
即使是街头卖唱,西街也是独具特色。这里的卖唱不像我所见过的行乞卖唱,摆个摊用唱歌博取路人的施舍,或者干脆挨桌到客人跟前讨钱。西街的卖唱,与其说卖唱,不如说是以歌会友。西街入口处有六七家吃饭的餐馆,以当地特色菜为主,为招揽顾客,每家都会在门口路边摆放餐桌,跟大排档一样,这些唱歌的艺人就会在客人中间献唱,有人弹奏,有人唱歌,客人可以点歌,也可以自己唱或者和卖艺的歌手合唱,这些卖艺的歌手都是年轻人,帅哥靓女,衣着时尚,没有流浪的落魄,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优美的歌喉,忘情的演绎,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聆听,鼓掌喝彩。我没有看到一个人给他们钱,可是他们唱完一首又一首。我想,他们不是在卖唱,而是用这种方式在展示自己的才华,追逐音乐的梦想,享受艺术的美好。
夜深了,西街的热闹还在继续。
热闹的西街,将笼罩在黑夜中的阳朔县城衬托得更加安静。就着昏黄的路灯,我们徒步回酒店,清新的空气,微凉的夜风,让我们酣然入梦。
清晨,在清脆的鸟鸣中惊醒,透过窗户往外看,层层叠叠的山峰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似真似幻,犹如用画笔画在那里,仿佛风一吹就会飘走似的。虚无缥缈的群山,让人产生置身仙境的错觉,神清气爽得飘飘欲仙了。早餐自然是正宗的桂林米粉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阳朔的著名景点。第一站是银子岩,银子岩因景区的钟乳石洁白如银,璀璨似钻而得名,民间传颂“游了银子岩一世不缺钱!”。进入银子岩溶洞,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各种类型的钟乳石,以音乐石屏、广寒深宫、雪山飞瀑“三绝”和佛祖论经、独柱擎天、混元珍珠伞“三宝”等景点为代表,天然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让人禁不住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手叫绝,这里不愧被地质专家称之为“世界岩溶艺术宝库”。我激动地想用相机将这奇观美景定格,却发现多么昂贵的相机都不能将这绝美真实再现。我想,观赏了这里的岩溶景观,其他岩洞应该都是“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没有充足的时间流连忘返,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遇龙河。遇龙河的唯一项目就是竹筏漂流。八人一个竹筏,每个筏上有一张歌词单,在一位秀才和一位刘三姐装扮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筏与筏之间要进行山歌对唱,山歌对得多的可以得到刘三姐抛的绣球。山歌只是助兴节目,在清澈见底的河面上撑着竹筏缓缓漂流,欣赏两岸迤逦的山峰,目睹鸬鹚捕鱼的敏捷,扯一把水草,掬一捧河水,合着南腔北调的山歌,在欢笑与嬉闹中心旷神怡。
午饭过后,我们游览了天籁•蝴蝶泉景点。景区门口硕大的石蝴蝶挂在笔挺的山洞口,格外醒目。很多老人在门口兜售手编的花环,四五种新鲜的颜色各异的花朵编织的花环很漂亮,老人卖两块钱一个,我说五块钱三个吧,老人爽快地答应了。天籁•蝴蝶泉景区以山、水、石、洞,泉水瀑布及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侗、苗风情而得名,一路的山山水水已经让我们不再一惊一乍了,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表演令我们更加期待。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侗哥苗妹们一出场就引来大家欢呼一片,具有民俗特色的闹洞房互动环节,让游客们捧腹大笑。听侗族的天籁之音,和苗寨金花们载歌载舞,与著名的101侗寨寨主及苗王的后裔合影留恋,感受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享受远道而来客人的尊贵待遇。
漓江,这条声名远扬的江果真是名不虚传。搭乘带马达的竹筏,行驶在碧绿如翡翠的漓江上,两边山峰耸立,倒映水中,山光水色,延绵不绝;江边翠竹掩映,炊烟袅袅,田园农庄,自然和谐;山水相间的和谐,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要不是“突突”的马达声,我们真的以为进入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中,那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境令人赞不绝口,惊叹不止。
竹伐在漓江中穿行,我们沉醉在人间仙境的美景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翠峰的形状时,船家却一一叫出了它们的名字,驼峰山,砚台山,睡美人......边说边让我们观察山峰刨面勾勒出的各种图形,秀才上吊图,八马图,八仙过江图等等。在船家的指点下,大家边看边想,有的连声说:是啊是啊,好象啊;有的一眼茫然:在哪里啊?看着大家或惊讶或欣喜或茫然的表情,船家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就是在这个江上长大的!山还没有看够的时候,船家提醒可以拍照了!于是,你呼我叫,你推我搡,各种姿势,不同表情,多个组合!有坐在船头微笑的美女,有站在船边沉思的少年;有手握竹篙的船夫,有打坐起礼的道士;有翘首的少妇,有多情的男子;有威武的将军,有摇扇的参谋......
最刺激的当然是戏水。有人用手触弄江水,有人惊呼看到水底的石子、水草,有人把鞋脱了,赤脚放在水里,肆意感受漓江的亲吻!于是船家停了马达,任船在江中漂游,而我们逗水引起的涟漪,发出的嬉笑,惊飞了江上水草中的水鸟,江边悠闲的水牛也回首观望,还有一条懒懒的小狗,起身跑掉了.........这群嬉戏江水的痴人啊!在众人的怂恿下,船家用质朴豪迈的嗓子唱起了山歌。这一刻,每个人放下了尘世间的矜持,回到了原始纯真的时代。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不知不觉间,天色暗淡下来,在船家再三的催促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美丽的漓江之行。
第二天上午,我们游览了图腾古道和聚龙潭两个景点。原始古朴的图腾古道,讲述了一万多年前甑皮岩人的文化古迹,再现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场景。溶入神秘的古人部落,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看惊心动魄的绝技表演,参观神密的图腾,让我们对当地的历史和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尽管导游一直跟我们强调,部落里的古人是从深山里请来的农民扮演的,但是看到他们古朴的打扮,单调的表情,纯净的眸子,以及因语言不通而只能用手势和动作交流的情景时,我们真的以为他们就是原始人。我们用导游教的特有方式跟他们打招呼,他们用同样的方式热情地回应着,并为我们献上精彩的表演,赤脚踩玻璃渣,徒手下油锅,让游客惊呼声不断。
聚龙潭是阳朔境内唯一的“一洞水陆两游”的地方,也是“藏龙卧虎”最多的地方。由黑岩、水岩组成,兼水陆之胜。因岩外奇峰竞秀宛如神龙腾云,岩内乳石多姿,巧似游龙戏水,故取名聚龙潭。聚龙潭的景物,全系鬼斧神工,不假人力雕饰。景区门口,九龙戏珠的雕塑屹立在山脚下,威武雄壮,入口两侧各有一尊龙的雕塑,游客纷纷合影留恋。进入潭内,是一条地下暗河,里面漆黑一片,借着手电筒的亮光,我们跳上一只木船,向幽暗深处驶去。船桨划出的水声,让洞中的幽静增添了恐怖的神秘,看不到彼此的游客们屏声静气,正襟危坐。这让我想起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下水都“鬼市”,暗无天日、幽静恐怖、迂回曲折、乱石丛生。大约行驶了一百米,眼前突然就明亮了,地下水道也嘎然到头,眼前又是瑰丽壮观的溶洞景观。形态多姿的钟乳石被冠以了各种动听的名字:龙女迎宾,老人守宝,蟠桃盛会,贵妃新浴,龙宫玉柱,海市蜃楼,孔雀开屏,雪莲倒开,嫦娥奔月,金鸡报晓,群龙送客等等。巧夺天工的景色,配以优美的音乐与彩色的灯光,美不胜收。听说新版《西游记》中的东海龙宫就是在这里取景,大家争相坐上龙王宝座,过一把龙王的瘾。跟银子岩溶洞相比,水陆两游的聚龙潭胜在地下河景观,游客既可乘船游览,又可策杖赏景,地下河的神秘,水陆一洞的奇特,让我们的旅程更加丰富多姿。
没有足够的时间遍访阳朔的所有景点,匆匆两日的游览,已经让我们领略了阳朔“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山水夹杂下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情趣,以及淳厚朴实的民风。告别阳朔,心思仍沉醉中阳朔的山水之中,伴着刘三姐的歌声,荡漾出美丽的涟漪。
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在阳朔,即使什么都不做,哪儿都不去,心情都是平静而惬意的。因为阳朔本身就是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画卷,光是欣赏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