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2Ⅰ

早上跑步回来,一位好心的大妈在进电梯的时候帮我留了门,道句谢谢,心想这个早晨是个心情舒畅的开始,谁知,在电梯上至10楼的时候,进来了一位大爷,手里提着一辆买菜用的推车,行动不便的进了电梯,明眼人一看就会猜想大爷是要去菜市场的,但是此时电梯运行的方向是向着楼上的,出于好心,我就提醒了大爷一句:“电梯是向上走的。”可是大爷没理我,只是眼睛直愣愣的看着电梯们,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就在我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旁边的大妈也好心的提醒了他一声:“大哥,电梯是向上走的哦。”谁知道,大妈的一句话却引来了大爷激烈的回应,他怒气冲冲的回头瞪着大妈:“你当我傻啊?我又不是第一次坐电梯,我九几年做电梯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电梯长什么样呢,用你提醒我怎么坐电梯吗?”面对大爷受到的“屈辱”,大妈显得不知所措,嘴里不停的陪着不是,站在一旁的我却在即将开口的同时到达了家门口,只能眼看着装着气势汹汹的大爷和委屈的大妈的电梯缓缓的关上了门。
一个人要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才会那么轻易践踏他人的善意?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真的很难去想象,因为无论如何,适当的善意给予人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可能有些人会说,一些人的自以为是的善意会在不经意间给对方造成伤害,可是,若只是萍水相逢,且善举符合常理,这样的伤害是不是显得太“特殊”?当你在心里埋怨对方的善意没有照顾到自己的情况时,也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你恶意的回应又考虑到他们善意的初衷了吗?
也许,在那个大爷看来,这种善意的提醒是在嘲笑他没做过电梯,嘲笑他没见过世面,嘲笑他的老糊涂,着已经触及到了他心理的底线,但是,我们又何尝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妄想着每一个人都能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且还是那些特殊的感情诉求,这样是不是太过于“霸道”了?
“理解”是现在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事情,但大多数的情况是,这两个字其实背后就是一个字——“我”。人们都渴望得到理解,希望别人理解,要求对方理解,而总归是在于以自我为中心。理解的前提应该是“相互”,单方面的理解最终会走向失衡,变成一种情感上的暴力。在我看来,也许那个大爷激烈反应的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是,每当我们将情绪变为表现时,是不是应该多负起一些责任,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单单是在影响着自己,同时也在影响着别人。在遭到大爷的指责后,大妈的心情难免会多云转晴,即使是一个心态再好的人,面对如此无辜的事情都会感到郁闷,这种负能量对于大妈来说,实在是一次隐隐作痛的“中箭之旅”。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遭遇还打击了人们施以善行的积极性,乐善好施是一种供给,更是一种需求,每一个行善之人都是为了收获那一份帮助他人的快乐,但当这种快乐被谩骂、指责所替代,还有人会乐意于此吗?
善的散布,不仅在于施善之人,也在于获善之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我们的车队沿着海岸线向南行驶。 气温依然很低。我用毛毯包紧自己,蜷缩在副驾驶座上瑟瑟发抖。身旁的他手握方向盘,...
    天天天天仔阅读 568评论 0 3
  • 村风,一个村子的风气和风貌,一个村子的人们共同生活时间久了,产生了共同的价值观。它反映出这个村中人的价值趋向,同时...
    宋瑞让阅读 1,411评论 0 2
  • 小编今天走进一家水果超市,问老板:这猕猴桃多少一斤。 老板说:这是奇异果。。不是弥猴桃。。 小编的内心:excus...
    少女爱旅游阅读 2,517评论 0 2
  • PLAYBOY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检察院的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爸爸又生出事端,他让向智莉拿上家里的户口本到信用...
    小妖婆阅读 4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