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大道至简是白茶(一)”里边,开篇就聊了“白茶”二字,从文字资料里看,“白茶”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唐朝(公元780)陆羽《茶经•七之事》篇引《永嘉图经》言“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之句。后来根据陈椽教授的考证,在他的《茶叶通史》里说这个应该是永嘉县南300里,因为向东300里是大海,南300里是福建的福鼎,“东”是“南”的笔误。之前没有展开聊这个话题,现在咱们聊一聊这个“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之句,到底是笔误,还是正确的。
目前对这个问题呢,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就是以陈椽教授为代表的,认为“东”是“南”之误。第二种观点认为,“东”是“西”的笔误,认为这记载的是安吉白茶。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陆羽这个不是笔误。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里说:“永嘉县境内的雁荡山,很早以前就以产茶闻名。据清代劳大舆《瓯江逸志》说:雁山(即雁荡山)茶,一枪一旗而色白的,叫做明茶。白茶山是否就是出白色明茶的雁荡山,有待考证。”浙江的黄向永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考”,文章用充分的论据,论述了陆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之句没有任何笔误,是正确的。白茶山指的是乐清雁荡山。我做些摘要,以飨茶友。
一、《永嘉图经》是一部关于永嘉郡的地理著作。早在南朝刘宋时期永嘉太守谢灵运撰有《永嘉记》,宋年间(420-479),员外郎郑辑之撰成《永嘉郡记》,乃温州地区最早一部地方志,原书亡佚。仅存清代孙诒让《永嘉郡记》集校本、《汉唐方志辑佚》等古籍中散见50余条佚文。郡记以后为图经,宋薛季宣在《雁荡山赋》内注引《隋图经》,可见郭蔚《隋诸州图经集》包括永嘉郡废后所置处州或改名括州的图经。故陆羽《茶经》所引《永嘉图经〉,应为隋大势(605一617)后恢复永嘉郡之图经。在《永嘉图经》与陆羽《茶经》成书的这段时期,根据永嘉地理历史沿革可知,现在的温州乐清在隋唐时期曾为永嘉县辖境,当时的名字叫乐成。乐成隶属于永嘉县的时间为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至唐载初元年(689),仅武德五年至七年间从永嘉县析出,在时间逻辑上符合《永嘉图经》记载及《茶经》的引述。
二、“永嘉县东三百里”解析。永嘉县正东三百里确实是海,或疑为玉环岛,古时称"中界山”、“木榴山”。张又新《中界山》诗序:“木榴屿,玉流山也,居海中,去郡城三百里。《清一统志》卷二百三十五《温州府》:“中界山在永嘉县东三百里海中”。谨按历代《浙江通志〉、《温州府上》等史志,玉环无隋唐宋时期的产茶记载 。假如“白茶山”是在岛上 ,作者应该会明言 “某某岛”,不大可能用“以东三百里”这样的表述 。
《永嘉图经》记载中也并未明指正东方向。恰如乐清历来有“县东”、“县西”的说法 ,但并不是指正东或正西 ,而是以古时县治所在(今乐成镇)为界,位于乐成(金溪)东北方向的县境统称“县东”,反之处于乐成(银溪)西南方向的为“县西”。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卷九十四 《浙江六.温州府 》:“乐清县,府东北百二十里。白石山县西三十里,雁荡山县东九十里。”《弘治温州府志 》、《广雁荡山志 》卷一引《旧浙江通志 》均作:“雁荡山在温州府乐清县东九十里。”很多古籍在描述雁荡山方位的时候多不实写 “东北 ”,而均用 “县东”二字表述 。而文中的“东”和“西”实际上是依据雁荡山脉(西南一东北 )走向而言 ,并非正东或正南。《古今游名山》等诸多方志、游记等古籍多不实写 “东北”,而均用 “县东”作雁荡山方位表述,这可能与古人对地理位置的模糊性、泛指性有关。另外,参照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隋时期全国、江南东道),马征麟《历代地理沿革图》(隋地理全图),《隋唐时疆域图》(大业八年,公元612年 ,隋时期全图)等历史地理图 ,都可清晰看出,雁荡山无论古今均位于永嘉县东。
隋唐有“大尺(鲁班尺)”、“小尺(律尺)”之分。《夏侯阴阳算》卷上《论步数不等》引《杂令》:“诸度地以五尺为一步 ,三百六十步为一里 。”李翱 《平赋书》亦记 :“三百六十步谓之里 ”,这是大里 ,尺 29.5厘米。唐又有小里,《夏侯阴阳算》同卷又引田曹云:“以六尺为步,三百步为一里。”原注“此古法也”。一些与唐代各地里程有关的史籍,还见用小里记载,概唐初或隋唐之际步制已改而里制未及更定的一段时期内新旧制混用记里,所以《永嘉图经》中 “三百里”疑为小里 。小里六尺为步 ,三百步合1800尺,尺长24.5784厘米,一里为442.4米,略短于现在的里,即三百里合今天的265.4里。古代所指的距离并非直线路程,而以古驿路里程计算。隋唐以来,乐清县境的驿路历经数次变迁,隋 、唐 、五代时期变迁未详。唐元和八年(81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乐城(即今乐清),去州124里 ”,与 《万历温州府志》、《永乐乐清县志》记载 120里较为接近 ,相当于现今实际距离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