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马来西亚。住在沿海的小镇里。这个小镇叫北海(隶属槟城州的县城)。
这里有一条街,马来语叫 kampung benggali,这条街上充斥着印度同胞们开的店铺、电影院等等。当然也有不少的华裔及马来同胞们在这里进行买卖生意,毕竟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可是,由于这条街上,印度同胞占了大多数,所以我们更习惯称他为印度街。
细雨飘扬,恰巧今天路过了印度街,将车停好后,我便陪着我妈打着伞走向那熟悉的香味。
这是一个水煮玉米档口。简陋的三轮车档口上放着一个煮着一只只玉米的装有沸腾热水的锅、一个瓦斯罐、一个装钱的木盒子和一个竹藤编织的扁平的篮子。地上放着一篮篮的玉米,青色的外衣包裹着内里鲜黄的颗粒,静静等待着被送到沸水的时刻。
沸腾的锅上传来的热气让人在这寒冷的雨夜增添了一丝丝温暖。我贪婪的嗅着那浓郁的玉米香,只闻其味就似食入口中。老板是一个5、60岁的老人,他娴熟的将玉米的头部切除,将玉米放入热水里。片刻后,用长而大的金色剪刀形状的夹子将玉米夹出放在竹篮中,再用他的铁砂掌为玉米去皮。
这一摊老字号十分出名,慕名而来的人更是热络不绝,排了好一会的队伍才终于买到了热腾腾的玉米。
褪去了青色的外衣,金黄而饱满的颗粒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的大口咬下去,清甜的味道蹦入口中。许多人吃玉米都喜欢涂上牛油或盐,可我却什么都不放,享受着玉米天然而清甜的味道。
听妈妈说,卖玉米的这个老人在妈妈小时候就在卖玉米了。当时年纪轻轻,风流倜傥,如今却已白发斑斑了。
他依然每一天骑着他的三轮车从家里到印度街,途中会有一些熟悉他的老顾客拦住他,买上一两条玉米。他终生未娶,膝下无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所煮的玉米是这里最传统的煮法,也是最后一个这样沿街叫卖玉米的老人。
这些传统总有一天会消失,这些情怀总有一天再也无法缅怀。可记忆里的熟悉却永远无法抹去,食髓其味,唇齿留香。
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他也会离开。从此,传统的香味也将不复存在。
在这一天来临之前,玉米爷爷,请给我一个玉米,不加牛油不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