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一个习惯码了字后,即时和朋友分享的文字工匠来说,在手机时代有很多选项,我最近偏爱的是简书。
这是我的第100篇简书,每一篇简书,就是我选择简书的一个事实,100篇简书就是我选择简书的100个理由。
迄今为止,简书是我遇到的用手机书写、编辑、发布文章的最佳平台。
微信公众号够牛吧。可惜它非得打开电脑!这意味着我躺在床上时的灵感,在旅途中冒出来的想法,它都无非处理。微信确实是微的,是即时的,但微信公众号却是一个以PC终端为工作平台的古董!
主要以手机为终端平台,但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打开网页作深度编辑,这就是简书目前最独到之处。对于总在旅途,爱赖床上的“一指禅”作者,微信公众号只能是正式发布的平台,而不是写作、编辑的利器,简书才是。
简书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它的“简”,简单,简洁,简便。甚至像当年的微博,简到消除了完全可以添加的诸多功能,只剩下的码字、插图,以及少得可怜的加粗、斜体、引用、标题、超链接等几个功能——可恶得甚至连字体颜色也没有,本来加一两种颜色,完全可以在作重点标示和花里胡哨之间取得平衡点嘛。
可是简本身就是美德,简简单单的生活,简明扼要的文字,仿佛回到手书、报纸的时代……这样的简洁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总想逃离繁华,回归简洁,正如我们总想逃离单调,创造绚烂——矛盾的人,需要不同美学风格的工具,简书,理当是以简取胜。
简书是开放性平台——和微信是封闭性平台不同。简洁风格和对外开放,构成了简书的一对矛盾。因为对外开放意味着陌生人可以随意闯入,留言,且不需要作者后台同意!
也就是说,简书只是美学上的“简”,却选择了信息和交往意义上的“放”——这对自闭的、自恋又怕被批评的人来说,风险太大,但对想要聆听意见、参与争鸣的人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选项。想想遥远的BBS(论坛)时代吧,那是我们的黄金岁月,我们思想的打开和多元,就是那个平台那个时代塑造的。
就把开放性,当成我个人选择简书的第三个重要理由吧。
简书对我这个爱即时发布、慢慢修改的人来说,它的第四个优点就是可以修改原文。也就是说,我可以把草稿第一时间和朋友们分享,但在后面任何时候推敲琢磨,装点修饰,让它慢慢地成为精致的成品。
毕竟简书不是论坛,不必在乎我是不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修改了论据甚至观点。
简书是个人的作文本,是个人的杂志社,是朋友们可以随时留言、点赞、鼓励,以及非常重要的是可以指点、指正的平台。
还有一个微妙的原因,就是“简书”这个名字很好,对我而言它比“微信”更好。在汉字里,书是书写,是书信,是书籍;而简,不仅仅是简单和简洁,它是商周时代最佳的书写工具:竹简和木简。
我已经用100篇文章,一遍遍强化了自己的这一选择,慢慢地让简书成了我书写的利器。
如果你也选择了简书,又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