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心、借民力 当好推动发展“先行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加强修史修志”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地方志工作定位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援疆工作,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真正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推动发展、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的重要工程,推动新疆的经济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提高团结的共识和认同,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当好推动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先行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凝聚力量。

        融教育文化,广泛凝聚人心。将文化育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使命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让每一个新疆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新疆独特的文化和民俗,让每个新疆人都能够有自豪感和归属感。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加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进而凝聚人心。

        重平等融合,促进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对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援疆干部可以通过加大民族团结的宣传力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增加民族团结的共识和认同。在推进新疆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给予不同民族机会和平等,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分享发展的成果。

        抓优势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既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支点,也是连接中亚、西亚的重要门户。通过加大对新疆的投资和援助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提升产业规划,强化招商引资,援疆干部可以加快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比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在深度交往交融中实现更大发展的奋斗历程。同时,还可以地理位置、矿业、气候环境等优势,加大对工业、旅游等产业的投资,提高新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