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关键。现阶段非遗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传承,大都为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这种方式是隔离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的,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学到技艺,但是拿不到文凭,缺乏日后发展必要的资质,即使个人很喜欢传统技艺,也很难做到义无反顾地投入学习。
非遗工坊是现代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有效途径。
非遗工坊可以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
近几年,各地建设了2500余家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各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年初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体现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活力和新动能。体现了各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和典型推广价值。
非遗工坊作为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对传承与发展非遗具有独特优势。发分发掘工坊优势和潜力,才能更好地发挥非遗作坊的作用。
一、非遗工坊拉近了城乡距离,促进了村民的居家就业和离乡人员的返乡创业,在繁荣乡村经济的同时,也让源自乡土的非遗项目在城乡互联的环境中活态发展。
二、推动乡村百姓由体力型劳动转向技能型劳动,是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贡献。各地非遗工坊普遍注重技术研发,汲取特色文化元素,积极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培育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三、各非遗工坊依托活化率高、群众基础好、集聚效应佳的非遗项目,借助高校、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多元社会力量,不断丰富“非遗工坊+”的模式,为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个融入现代生活、体现时代价值、富有发展活力的平台,以传承支撑产业,以产业拉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以发展收获幸福,为各地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
四、非遗工坊还可以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建设在新疆、云南、四川、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非遗工坊,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了同堂学技、共同生产、彼此帮助的空间,让群众在技艺切磋和密切合作中,增进情感交流,加强民族文化互学互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推动非遗作坊良性发展,建议:
一、以建设非遗工坊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培养更多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非遗街区,将其纳入旅游和研学路线。目前,乡村题材的短视频和直播等受到热捧,应当鼓励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走上前台,介绍非遗项目,讲好非遗故事。不断丰富非遗的时代内涵,让更多非遗见人见物见精神,推动“遗产”变“财产”,让“活态”舒展为“姿态”。
二、各非遗工坊要依托活化率高、群众基础好、集聚效应佳的非遗项目,借助高校、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多元社会力量,不断丰富“非遗工坊+”的模式,为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个融入现代生活、体现时代价值、富有发展活力的平台,以传承支撑产业,以产业拉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以发展收获幸福,为各地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
三、让那些思维活跃、甘于奉献的非遗传承人建立非遗作坊。他们要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又愿意在当地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支持下带动身边群众学习非遗相关知识和技能,让更多人在生产实践中参与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
四、文旅融合也是各地非遗工坊可持续发展的优选。工坊可以打造文化旅游非遗体验基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游玩。“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进行培训、展销、体验等活动。”同时开发研学体验课程,接待全国游客和各地学生,并通过文化交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多人。也可以把食品公司非遗工坊作为“旅游工厂”,推动非遗融入产业振兴,对生产进行可视化、全流水、体验式的展示。打造当地城市周边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五、以非遗工坊建设为契机,发挥好区域内文化专家的作用,用好文化企业、高校院所等资源,为非遗“活在当下”“火在当下”献计出力,做好产品设计和推广营销。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文创企业和高校到民族地区及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工作站,帮助提高品质;进一步加大非遗衍生产品的版权、商标保护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
各地非遗灿若星辰,广大乡村则是优质非遗资源的富集地。建好、用好非遗工坊,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必将推动非遗在乡村振兴中成为一道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