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70天。
今天分享的是英国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雾都孤儿》。
提起狄更斯,大朋友脑海里也许对不上号,但他有句名言必定听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句被人反复引用的名言就出自狄更斯的名作《双城记》。除了《双城记》,狄更斯还写过《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等等赫赫有名的作品。
作为一位作家,狄更斯无疑是成功的。刚到而立之年就被文学界称为天才,35岁时已是年薪3000多英镑的顶级作家,但狄更斯的童年却和奥利弗相似。他的童年是被贫穷这条恶狗追着屁股度过的。
十岁时,他父亲锒铛入狱,家中欠下了巨额外债,年幼的狄更斯不得不去擦鞋店打工,悲苦贫困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直到父亲出狱,他才重回学校接受教育。而这段经历后来也被艺术处理,并写进了《雾都孤儿》。
书中的主人公奥利弗,被送到棺材店做学徒,受尽各种折磨,其实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从小体验过伦敦贫民窟生活的狄更斯,对底层人民抱有巨大的同情,对工业革命下的维多利亚时代很是不满。
狄更斯抱着崇高的道德意图写作,他一心想抗议社会的不公,并唤起社会舆论推行改革,使处于水深火热的贫民得到了救助。
正因为如此,狄更斯历来被文学圈定为英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而这位“穷人的诗人”成名之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推动了不少慈善事业的进程,堪称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
和莎士比亚一样,狄更斯对英语词汇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我们常说的“Merry Christmas”就是在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当中首次出现,并广为流传的,而狄更斯就像一个无私的圣诞老人。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运煤工人,运煤工人把儿子背在肩头上走,而狄更斯就仁爱地一路尾随,把自己买的樱桃喂给了趴在父亲肩上的小男孩。
狄更斯无疑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他的名声早已超出了英伦三岛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从他身上汲取营养的作家不可胜数。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纳博科夫、贝克特、拉什迪以及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等等。
因此,1870年狄根斯去世后,被葬入了威斯敏斯特的教堂的“诗人角”。当时的报纸这样描述,我从不知道一个作家的逝去竟会引起大规模悼念。说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都毫不夸张。而一个水果小贩的女儿更是怀着天真的悲伤问道,狄更斯死了,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这位受人尊敬的大作家,一生都对儿童教育问题投以关注与热情。他特别善于从儿童的角度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也始终密切地关注着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成长教育和生存状态。他替那些不疼爱自己子女的父母感到羞耻。他知道,对一个儿童的教育培养,比给他一袋金币要有用得多。他也为那些无法接受教育的穷孩子泪流满面。
俄罗斯的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向儿童推荐狄更斯的作品,因为狄更斯的小说里,道德思想是从故事叙述当中自然地分明地流露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于好人,狄更斯用温情脉脉的语调,叙述他们的勇敢、善良和善意。而对于坏人,狄更斯从不采取劈头盖脸指责的手段,而是用英式幽默的反讽,将恶人的行径无限放大。
书里的好人当属奥利弗,他代表了“坚强”和“隐忍”。自幼丧母被济贫院虐待长大的他,瘦弱又沉默寡言,常常被认作是哑巴或者傻子。可就是这个生活在夹缝中,苟延残喘的孤儿,却拥有书中最强大的内心能量。
虽然环境恶劣,身陷贼窝,但他纯洁的内心从未被污染。这就是狄更斯的高明之处。他一改孤儿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孤儿不代表只能生活在黑暗角落。在罪恶的贼窝里沉沦,恰恰是身处黑暗,才更了解光明的可贵。当恶人们为了利益,决心要将“毒汁”一滴一滴地注入奥利弗的灵魂,把它染黑,让它永远不再回复原色时,看似柔弱的奥利弗宁可冒死也要逃离贼窝,身受枪伤在雨夜里爬行,支撑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做个好人。
他还拥有高于常人的同情心。看到多次几乎要了他的命的贼头费金,即将要上绞刑架,奥利弗并没有感到快慰,而是虔诚地为这个老头祈祷。
从这里可以看出,狄更斯把对社会千万个孤苦无依的弱小者的无限同情和爱怜,都倾注在了主角奥利弗的身上,让他鲜明地体现了人性的纯良和一种坚持反抗黑暗的现实的精神。
狄更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孤儿的印象,而且将奥利弗纯净高贵的心灵,写成了一块巨大的心灵磁石。吸引、打动了所有与之一样具有纯净心灵的人们。
比如仁厚博学的布朗罗先生,他对年幼瘦弱的奥利弗心生同情,毅然帮助奥利弗争回应得的财产,家底殷实的哈里太太和露丝小姐,不仅对奥利弗慈爱有加,对待迷途知返的南希,同样愿意伸出援手,助其早日脱离贼窝的苦海。
这些动人的情节,无不让人意识到书中的一个个好人,逐渐聚拢到了奥利弗身边,美好的心灵在黑暗的社会交相辉映,绝不是偶然。狄更斯将人性光辉的汇聚写成一种必然的化学效应,并昭告天下,弱小也可以释放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写完好人,再来看看狄更斯笔下被百般嘲弄的坏人。小说大反派费金,他的贼窝里,挂着无数昂贵的丝绸手帕,也藏着很多金币。可费金却像个不可救药的守财奴。,住在肮脏破败的屋檐下,睡着烂布一团的床榻,一生坏事做绝,有钱却没得到钱带来的财富。可以说是可怜又可叹。
还有奥利弗那位同父异母的兄长,他为了霸占遗产无恶不作,完全抛弃了为人兄长的道德和责任。他的结局更可笑,在奥利弗大发善心分给他一半财产后,他将钱财挥霍一空背上巨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毒舌”作家狄更斯在嘲笑坏人这方面可算是出类拔萃,看似轻描淡写的英式幽默,却将讽刺和鄙夷展现得淋漓尽致。善和恶在故事叙述中就泾渭分明,毫不掩饰。
也有人说,狄更斯写作太善恶分明,笔下只有单一的好人和坏人。在人物塑造方面层次不高,事实是这样吗?未必。
就拿书中的贼头费金来说,虽然一肚子坏水,但他对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关照,却是真心的。他是那群孤儿,在陌生的大城市里面,唯一的庇护,在人情冷漠的时代,偷盗固然是不对的,但倘若没有费金收留,这些孩子全得饿死街头。
即使将孩子们当作赚钱的工具,费金却很少打骂他们,反而尽力保证他们的温饱,还时不时地逗乐耍宝,把一屋子的小孩逗得笑声不断。他虽然是个坏人,却并非坏到极致,也算是有点温度的坏人。
还有小说塑造最成功的女贼南希,她代表了人性的两面,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她七八岁的时候陷入了贼窝,一偷便是十二年,已经是个不可救药的女贼。除了绞架没有别的前景,但她又良心未泯。
在善良的奥利弗身上,她看到了往昔清白的自己。当她奉命把奥利弗绑架回贼窝时,内心充满着矛盾,甚至在众人打骂奥利弗时一反常态,拼死反抗。人性的美不在于天生,而是在污浊的尘世和无法摆脱的命运当中,仍然不忘记自己的灵魂。
南希并不是一个天性完美的人,她无法像奥利弗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拼上性命也要保持正直。南希早已经习惯了,偷盗和暗无天日的生活,她已经向现实妥协了。而正是奥利弗的出现,成了她生命的转折点,她麻痹的神经,纯净的灵魂,被这个孤儿打动,良知又重新占据了心灵。
善与恶的交替,有时只是在一念之间,南希冲破了生活笼罩在她灵魂之上的黑暗,冒着生命的危险,给露丝小姐和布朗罗通风报信,终于把奥利弗救了出来。这一刻,她从一个女贼转化成救人的英雄,灵魂重生,获得了涅槃与蜕变。
一个被从小培养的女贼,背负着永远洗脱不了的罪行。这样看似完全黑化的南希,居然也能在一步步认清自我时,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她也被奥利弗这块巨大的磁石给吸引,并在同化的过程当中,迸发出更为惊人的震慑力。
她让人看到善良原来并不是柔弱,善良是刚毅、果决,敢于牺牲,善良是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因此,在她洗净灵魂的瞬间,也是肉体死亡的时刻。南希的死是悲壮的,在小说里也是必然的。她的死,使她可以微笑着不带罪恶地进入天堂,回到最初的起点,并重新开始她的人生。对于她来说,这也是最完美的结局。
狄更斯笔下的南希是小说里最复杂,丰富与深刻的角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多少年过去了,南希这个形象的美丽与悲壮,陨落与重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有人说《雾都孤儿》的文学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它真实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把济贫院、童工、社会治安等问题全都揭露了。如今说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都得提到这部小说,但这样的断论并不完全正确。文学艺术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我们不能把反映现实的文学都说成是现实主义。
用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话说,狄更斯所谓的现实主义,是一种浪漫的现实主义。这种浪漫与理想化的写作,还体现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上。故事中的流氓、盗贼、妓女的语言切合其身份,但却都不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经过狄更斯加工提炼的,一些污秽下流的话语全部都剔除掉了。比如奥利弗语言文雅,连偷字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对每个人彬彬有礼,懂得道谢与感激。
奥利弗是在济贫院长大的孤儿,从未受到过教育,而且从小接触的都是罪恶累累的成年人。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怎么可能优雅呢?
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所以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其实是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期许。相信美好的未来虽然遥远,却总会到来。相信孤儿会找到回家的路。相信女贼能洗净心灵重新做人。
狄更斯本人就是一个乐观主义派。他一生为穷人奔走,一边毫不留情地揭露现实的残酷,一边又小心翼翼地注入宝贵的温情。从小贫穷的他很清楚,穷人最需要的是希望,是活下去的勇气,因此他的现实主义都有所保留,带有浪漫色彩,他让女贼蜕变成英雄,让孤儿获得幸福,将恶人绳之以法。
狄更斯着力表现的是自己的道德理想,而不是追求完全的逼真与现实。对于孩子而言,阅读这样一部妙趣横生的儿童小说,最要紧的还是在故事中懂得善恶之分,看到爱的伟大与纯洁心灵的力量。
就像书里说的,没有强烈的爱,没有仁爱的心,没有以慈被为怀为准则,以对世间众生的爱心为伟大特征的上帝感激之忱是永远得不到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