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党建工作,一些人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会议、学习、参观、志愿服务等“活动”场景。诚然,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党建的重要载体和展现形式,但若将党建简单地等同于“搞活动”,则无疑是对其深刻内涵与战略价值的极大误解。党建,绝非一时一事、一鳞半爪的表面功夫,而是一项关乎根本、着眼长远的系统性“大工程”,其核心在于深藏于内的“真功夫”。
这份“真功夫”,体现在举旗定向的“铸魂工程”上。党建的首要任务是政治建设,是确保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这绝非开几次会、念几份文件就能达成。它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理论武装,是深入骨髓的信仰培育,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淬炼与政治锻造。这种铸魂塑神之功,是党建最核心、最深沉的“真功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着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和思想引领。
这份“真功夫”,体现在固本强基的“堡垒工程”上。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绝非组织几次活动就能实现。它考验的是组织体系的严密性、组织生活的规范性、组织功能的实效性。这需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需要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需要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需要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这种强基固本之功,是党建最基础、最坚韧的“真功夫”,决定着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
这份“真功夫”,更体现在推动发展的“融合工程”上。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到推动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的实效上。这绝非“两张皮”,而是要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它需要找准结合点,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力量;需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冲锋在前、担当作为。这种引领保障、深度融合之功,是党建最生动、最见成效的“真功夫”,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当我们谈论党建,绝不能被表面的“活动”所遮蔽。要读懂其作为“大工程”的战略定位,洞察其蕴含的“真功夫”。这些“真功夫”,是理论武装的深度、组织建设的强度、干部培育的精度、纪律约束的硬度、服务发展的效度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构筑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坚实根基。唯有深刻理解并扎实练好这些“真功夫”,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强保证。党建,从来就不是一场场热闹的活动,而是一项项需要久久为功、精耕细作的伟大工程,其中的“真功夫”,值得我们细细体悟,全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