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的所有情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
我们的动物本能,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把关注点放在没有满足的愿望和可能存在的威胁上。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的思维会进一步狭隘,不是攻击对抗他人,就是自责逃避。
我们经常既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他人。
我们常常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当我们确切地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内心便会有了确定感。
注意,不是想要(want),而是需要(need)。
需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正需求。
想要是脖子以上的愿望,永无止境;
需要是脖子以下的真实需求,可以满足。
让人舒服的要素是:
你自然而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顾及别人的需求,不是等着被肯定,被称赞,被关心,沉浸在自己的期待和恐惧之中。
其实,人在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时,
才会恐惧,你拥有的别人拿不走,没有的,怕也没用。
02
你经常感到的情绪是什么?
有哪些硬情绪,愤怒、指责、埋怨?
在这之下,你感到了哪些软情绪?
悲伤、委屈、害怕或者孤单?
再深一步,在这些柔软的情绪之下,
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想被看见,被听见,被尊重,被认可,被关爱,感到安全,感到爱吗?
下面这个练习,可以探索你内在真正的需求
闭上眼睛问问自己:
1.引起我情绪波动的这件事背后,我究竟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2.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是悲伤、愤怒、难过、内疚、恐惧、羞愧还是失望?
3.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5.到底是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导致这样的情绪?
6.对方的需求又是什么?
7.如果准备好的话,可以慢慢把眼睛睁开,把你想到的记在纸上。
任何看得见的行为,都只是冰山一角。
而浮在水上、直接可见的那一部分,只占冰山体积的20%。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是不够了解的。
我们以为自己只是在争论一个对错,
只是为了把事情做好,
只是为了其他人好……
如果细细觉察,
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是一层一层的,
就会发现层层情绪下包裹的深层需求到底是什么。
比如,很多人很容易感到愤怒,
这是一种很容易产生、很快产生的情绪。
但是,愤怒往往只是一个坚硬的掩盖。
愤怒是一种硬情绪,它往往掩盖了更柔软、更脆弱的情绪,比如悲伤和恐惧。
比如,一位看到孩子摔跤的妈妈,
如果孩子伤得不重,她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充满愤怒的: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这么不小心?!
在这个愤怒之下,是妈妈心里的担忧和心疼,还有对孩子的爱。
03
在关系中,我们总是期待着温暖、支持、爱和感恩;
在关系中,我们也同样会有怨恨、愤怒、担忧、恐惧、不满、抱怨、嫉妒、厌烦,这些情绪也是关系的必然组成部分。
所有负面情绪向我们传达的信息都体现了人性的共通之处——
即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需求,
比如被看见、被听见、被重视以及我们的终极需求——
被爱,以我们自己原本的样子被爱。
当我们敞开自己面对负面情绪时,
不仅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同时还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的本性。
当我们真的了解世界上所有人都和我们一样,都需要被爱,我们就能在其他人的眼中看到这个需求,我们就不会感到孤单。
人和人离得越近,感受的情绪就会越多。
真实和丰盈的亲密关系一定包含着各种情绪。
但积极与负面感的受比例至少要3:2,才能使关系得以延续。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不带情绪地表达需求和愿望。
当需求和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
不抱怨、不攻击、不逃避,积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学会爱自己,从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