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地说,我很不满意上一篇关于《冬牧场》的读书笔记。
大概是担心,和我一般长期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的人,无法对遥远的阿勒泰地区,对寒冷贫瘠的冬牧场,对与世隔绝的地窝子有直观具体的认识和了解。于是,我笔下记录的冬牧场是冰冷的、贫瘠的、孤独的,艰难的,当然冬牧场的生活原本也就是这样的。
可是,我误导了读者。这不是冰冷的纪录片,也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明明写得琐碎而生活,克制而温情,在冰冷、贫瘠、艰难的生活中,充满了希望、明媚和美好,焕发别样的温暖、丰盈和喜悦。
特别在这一本《阿勒泰的角落》中,在作者独树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我再次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平和、淳朴和坚韧,听到来自大自然的精灵吟唱。
普通的阿勒泰人——赊账生活的牧民,在多年后相对不相认,已经忘记了原委,没有还账能力的情况下,仅仅因为辨认出自己的字迹,慢慢地还清了欠账;寂寞的牧民,行走途中挨家挨户地看一眼,顺理成章地、安静从容地看着李娟揉面拉面,然后吃完一碗面,此生就此别过;喝醉酒的人,眼神脆弱又执着,艰苦的生活需要酒一样猛烈的能把人带人极端状态的事物,如此,他们可以不接受世界的约束,不接受生命的威胁;八岁的孩子,徒步四十公里,独自赶牛送回家,这种与周遭环境和平共处,息息相关,自然而然的能力……,这些淳朴、坚强、纯洁、温柔、安静,易于满足易于幸福的人啊!
渴望爱情的李娟——穿着裙子、踩着凉鞋的姑娘,渴望和淘金人的偶遇,和林林的纯真爱情片刻:坐在高高的大卡车驾驶室,唱遍所有会唱的歌,他的眼睛和牙齿闪闪发亮,他总是扭过头看我,让人心里欢喜得忍不住叹息。大大卡车,显得很强大,强大的足够给生活带来改变,同样的年轻和孤独,同样欢乐的笑声。因为爱情,让一切变得美丽,爱情能延长的,不仅会对于发生爱情的地点的回忆,还有存于那段时间的青春时光,和永不会同样再来一次的幸福感。心碎的是,再也不会有那么一辆高大的白卡车,在清晰的月光下满携喜悦地驶来。
随心所欲的母亲——平静地行走的,充满希望地行走着,走过森林,穿过峡谷,穿越生命中一个个神秘和陌生的地界;不急不躁,赤身裸体,脚步自由,神情自由的母亲。这种自由就是自然吧?这种自由就是孤独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强大,这么随心所欲,这么充满力量的母亲,她举重若轻,所有艰难的事情,都被她做的像伸手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她蔑视苦难,无论那颗苹果摘得再艰难,也仅仅只有一件摘苹果这样的事而已。是啊,所有的吃过苦,受过罪的身体和心灵,没有什么需要再害怕的。
奇妙无比的大自然——那么大、那么静、那么近、那么真实,那么直接、那么冰冷、那么残酷、那么温暖、那么美好,那么寂静,那么孤独,。。。,可是世界就在手边,躺倒了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就是衣服,还能有什么遗憾?
陌生的小婴儿软软地在李娟臂弯里睡着了,李娟一动不动,怕惊扰了怀中小人安静而孤独的梦境。——这是李娟眼中的阿勒泰,可是李娟自己呢?在阿勒泰,在陌生人眼里,李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