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六点签到
多巴胺能带给人们一阵突然的快感,比如当人们完成某件事并得到奖励时,人们会感到快乐。
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赛跑中,在你终于看到终点线时,正是多巴胺的分泌让你产生“我做到了”的感觉。
想象一下,一只猴子看到了一串水果,并且发现自己离得足够近,可以跃上树梢,把鲜嫩欲滴的果子摘下来。
此时此地,这只猴子的身体就在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就像最后的强心剂,它让人们实现目标,取得来之不易的成果,将球踢进球门。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一群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只是在大鼠推操纵杆时偶尔给它们投喂食物,而不是每推一次就给一次食物,那么它们推杆的频率会高得多。
而且只需在大鼠推杆的30%~70%的时间内投放食物,便会让大鼠的推杆积极性达到峰值,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人类。而如果奖励刚好比预期大,那么人体就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想象下面的两个场景。在一种情况下,你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比如按一个按钮,而且每完成一次,你便能得到一个奖励。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你做的是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你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得到奖励,奖励只会时不时地发放。
第二种场景对你而言应该更有趣、更刺激,这是在训练你如何面对不连续的奖励。
换言之,当人们对新的体验有所期待时,身体便会分泌多巴胺。
并且如果某件事只是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可能是人们无法抗拒的。
这也是为什么,尝到的第一口甜品似乎让人感觉“此品只应天上有”,但逐渐你会发现,这也只是“不过尔尔”。
科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习惯化(habituation)。
多巴胺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持人们的积极性。当结果不确定时,人们正需要保持积极性。
完成有利于生存的事情以后,人们会得到激励,比如拥有性生活、进食、保持运动等,以上活动能提升人类的生存概率。
身体分泌多巴胺后,神经细胞的多巴胺受体分子会被刺激,人们会感到快乐。
人们乐于一次又一次地享受这种情绪。甚至完成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会让身体分泌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