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象分享:有梧桐的地方,有愁也有情

本文同步发于百家号和头条,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梧桐是树中的王者,挺拔俊俏,远望过去,像一个久经岁月风霜,却依然有着少年心的壮实男子。

如果没有古诗词,也许,梧桐会一直这样,健美在岁月的斑驳里,自有它的茂密。

就像诗经中传唱的那样: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集里,你看,梧桐出现的地方,一片繁茂和喧闹。

可如今,我们一提起关于梧桐的古诗词,恐怕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没错,有梧桐的地方,就有愁。

是不是很惊讶?

这段愁,有的起源于闺中思君等相恋相思之苦,有的是因为贬谪羁旅,有的是因为家愁国恨,总之就是,有梧桐的地方,就一定有愁。

不过,有愁的地方,就有情。

行香子-七夕(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梧桐叶慢慢飘落于地,居然是因为被草中的小虫叫得受了惊!这样的写法有点夸张,但正是这样的夸张,我们才明白了,这个七夕节的空寂。

周围实在是太安静了,静得只听到了虫鸣,只看到飘落的梧桐叶。

由实景,到想象,背后的心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别贬谪到黄州时,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 独自踱步于自家院子里,写下这首词。

有惊,有恨,还有孤独与寂寞。

这样的情,如何不催生出愁来?可是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又会整装待发。

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高远望,故国飘零,心中的愁意,似抽刀断水,只想举杯消愁,这时候,看到深院中的高大梧桐,只觉得,立在那清秋月色下的,是一树凄惶。

我常常喜欢在有阳光的午后,漫步于上海很多条梧桐夹道中。

淮海路,衡山路,武康路,余庆路......

上海是一个对梧桐情有独钟的地方,在很多条街道两旁,都可见到法国梧桐的身影,小资、秀气、有调子。

在夏天,路两旁的绿色小姐,优雅的向对方,友好地伸出手,握个手,远远望去,倒像是一长条绿色拱门,走着走着,你便感觉不到上海的炎热了。

在秋天,梧桐树是最积极的掉叶子的,仿佛抢着告诉你:真正属于我的季节已经来啦!

抬头望,我总是想不明白,这样优雅又挺拔的树,看上去就像在诗书世家长大的,温润公子,不是本该风度翩翩吗,如何与“浓浓的愁”挂上钩的?

大概因为最初将梧桐写进词里的那位诗人,愁正浓,才气也正浓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50评论 0 15
  • 在我国几千年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植物意象可谓数不胜数。比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依依惜别的柳树,“采...
    张川_悦爸阅读 8,057评论 0 16
  • 1.《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
    汉唐雄风阅读 13,232评论 0 17
  • 故乡的记忆己经很远很远了,每一次的邂逅都是匆匆,那些鸟鸣花香,满目苍绿,似乎没有一份闲暇的逸致去感悟,真的...
    白鹭湖畔阅读 3,157评论 0 0
  • 了解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有助于我们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轻松,好懂,内涵不足的书籍。 我们很多人比较反...
    好听的暖阳阅读 1,4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