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杂谈
——东明县第四实验小学 王铁军
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伴着朝阳,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带给我无限的遐思。孩子学习经典真的有用吗?国家教材增加传统文化篇目,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要诵读(或吟诵)《论语》,作为一名教师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古今中外太多的大家对此有过论述,站在教学的角度略谈一点儿个人见解。
一、对话是中西教育的共性。
翻开《论语》,诸多内容都是以语录形式,立足生活情景,通过聊天式交流进行教育,非常开放。由此想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在对话中学习生长。对话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在其论书中提出“与教师的对话,与教材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扭转了课堂教学的模式,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反观当下的教育现状,盲点与误区较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
1、目前,一线教学转变的困难在于从理论到实践,没有实验过程的发现和困惑,拿来主义体现了更多的急功近利。佐藤学教育方法学理论的提出是在大量的课堂实践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我们的教育如同培育试管婴儿,没有充分的爱与情感的冲动,只会浅尝辄止。
2、对话意味着教师走下神坛。对话教学是我们的“国粹”,为什么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了今天的教学模式,它的历史演变的背景是什么?一句话,形式主义在作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仪式文化,潜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各行各业仪式文化的熏陶下,像过去私塾中,童子拜孔子像,像我们的祠堂祭司文化。诸如此类,从仪式、礼仪上进行区分,文化的内涵是虔诚尊重不是权威。
现实却恰恰相反,我们为了培养听话的孩子而强调威严,为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又倡导对话。既要威严,还得对话,简直是“戴着镣铐跳舞”!解放课堂,解放教师要从形式主义“动手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真正为学生服务。
今天的教学改革做的是形式主义,根本问题是教学的认识定位,管理学中提到管理创新大于技术创新。我们说理论创新先于技术创新,但是最重要的是正确的态度先于理论。真正的老师是不怕没有权威的。孔子能够席地而谈,这种对话教学多么和谐,难道孔子就不是老师了吗?一字之师,终身之师!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今天的教育没有强大的思想阵地,只会东西南北方,一会一阵风,今天学洋思,明天学杜郎口,后天学什么?学得大家头重脚轻。
3、今天教育的重点是文化传承,是智慧的培养,不是教育模式的“乱弹琴”,兼容并包是理论研究基石,教师的教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之上,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不能把教育搞得像楼市、股市预测那样,更不能把教育搞得像当下流行的保健品,医来医去,补来补去影响健康。教育必须打假,教育拒绝转基因。
二、对话凸显教育的故事力。
孔子在弟子劳动之余,席地而坐交流感受,把教育变成“一家亲”式的互动交流,在对话中传道、授业、解惑。一个最大的潜在因素是学生和老师针对一件事置身于一个共同情景之中,在兴趣和情感的作用下质疑、解惑,体现出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共情也许不大好理解,同感这个词好理解。今天的社会变得冷漠,其实更多的是人的共情力不足,在一个环境中人们变得没有同感了,便失去了相互理解,没有了情感交流变得枯竭。没有了同情心,人变得更加冷漠。
对话凸显了故事力,我们知道: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不一定能记得住,但生动的故事却能使我们终身难忘。可见故事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故事力是一种高级思维,是重要的素养。人与人交流更多的叙事,不是讲道理,能够创设情景,把一个事情说清楚,娓娓道来,讲得生动感人,才会产生共情、同感。故事能够打动人,直击人的心灵。未来人生的幸福就在于你是否拥有几个美好的故事!当你老了,吃不动,走不动,只会思考时,美好的记忆就是故事,一瞬间感动的暖流就是幸福。今天的小学教育脱离了根本,弱化了语文的功能,只重读写,不重听说,不得不说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失误。
民国时期,大家经常强调语文的理解:“语”就是对话,就是口语的表达,就是生活的交流和叙事。听别人说说,自己说说,基础的功能是孩子先会说、敢说。人的思维是在直觉情况下得到发展的;“文”是书面语,口语表达有了基础,方可进一步“察看”别人的如何说,即“读”的功能。在读的基础上,把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落实到笔头儿上就叫仿写。
其实,这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于老早就遵循了认知规律,左右脑的平衡发展。西方注重推理,左脑的发展较好,大量学习知识,知识是工业社会的力量,今天开始质疑“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这个道理;右脑的开发,是人的非智力因素。我们的学习是建立在非智力因素基础上的。学校的幸福教育、快乐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等等,根本问题就是认知的遵循,就是非智力因素基础下的学习。譬如毅力、情感等等。
故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故事的两大要素是:一是时间;二为情景。在情景中认识事物,表达交流就是学习,并在学习中质疑思考。所以,故事就是学习最重要的平台。故事蕴含情感,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是国宝。小学生只有在情感中才能发挥想象力。过早的讲事实、摆道理对于孩子是一种伤害。家庭教育中太多的道理,往往造成孩子反而没有道理。
三、《论语》对生命教育的体现。
颜回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个故事教育的背后最大意义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说:“人类最关心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根本动力就是对认识意义的追求。我们的教育价值就是引领孩子追求生命的意义,不是“学而优则仕”的功利。生命教育重在经历,孩子的生命教育就要注重践行,今天的开放课堂,跨学科整合其目的是解放孩子,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利,追求一种“真学习”、“真平等”、“真对话”、“真尊重”,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生活、历练空间,不是为课程而课程。
孩子先天经历的苦难是后天幸福体验的基石,没有吃苦的过程,就像老话所说,瓜不苦不甜。我们太多的教育立足物质环境的改善,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环境,我们会发现国外教育者对学校、社区的诉求寄予提供真学习的环境。美国甘泉学院是世界最优质的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在这个建在沙漠中的校园里做好劳动分工,坚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里职责、合作、坚守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学生钢铁般意志与毅力就是这样炼成的。
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许多教师深陷那样一个饥荒岁月,不等不靠,利用身边的一切材料制作教具,把学习带到情景中去。反观今天,教学条件“现代化”了,主观能动性差了;孩子的环境优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了。教育问题不是逆增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建构规律、儿童成长规律、课程建构规律,如此等等。触碰哪一根“红线”,我们都是千古罪人!一味引领重物质文化的发展,轻视了精神文化的发展,造成人的发展偏离,历史上的悲惨教训犹如恒河沙数。
劳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回归,真正的劳动教育是什么?是生活中的劳动观念的建立,不是劳动课程。过去提出劳动最光荣,人人热爱劳动。学生为了争取劳动机会发挥聪明才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孩子在学校没有劳动分工,为了争取到打扫厕所这项劳动,往往天不明就起床。如今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劳动观念在哪里?劳动义务有多少?如此看来,精神引领何等重要。希望今天的劳动教育能立足大局,培养具有劳动境界的人,而不是仅仅追求一个劳动课程。太多形式化的课程,要减负!要遵循“少就是多,慢就是快”的发展规律。我们的课程开得最多,我们孩子的素养最高吗!
四、立德树人与依法治国的理解。
王国维在《孔子学说中道德之标准》一文中说:“人本社交动物,自由道德的本性,与其他互相依赖关系以立社会,故其行为亦互相影响。”就是说道德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达到正确圆满的目的唯有道德。《论语》中提到的“立己达人”就是求圆满之幸福。今天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让孩子修德,成就人生幸福。
老子《道德经》中的“达道”是自然万物之根本,也是道德政治之根本。道德是政治的最高理想,所以“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培养孩子拥有较高的政治理想,方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才能遵纪守法成为和谐的社会公民。在教育实践时,我们往往把培养目标和现实社会脱离,简单说教,粗暴训示,造成德育教育的形式化。
关于仁的理解是《论语》的核心,立足社会生活,言孝悌是为仁之本,把教育立足生活实际,进行践行,做真实的教育。这,因该是教育之魂吧!
五、大众教育推动社会的变革。
孔子进行的大众教育的变革,是那个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只有大众教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今天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工业化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社会注重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之下的社会发展,促成了物质文化的积累。物质文化的过剩,滋生了太多的“懒惰与享受”,势必造成精神文化发展的滞后。这是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下的必然产物。 “让儿童成为儿童,成就生命的自主!”构建精神文明的大厦,回归大众的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快速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法制社会呈现“阶段性”和“区域性”的发展,并不能带来世界和平,法制社会离不开以德治国。德育,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