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一周频繁被儿童坠亡新闻刷屏。最多被转发的是天津南开大悦城两名由父亲怀抱的儿童从4楼坠落致死。惨烈的新闻里父母悲痛欲绝,幼小的生命无辜亡故。
据报道,中国每天因意外伤害死亡儿童270余名,大多数与监护人的疏忽失职直接相关。血淋淋的数字当然触目惊心,引起各式各样的热议,渐渐有了一些问责家长的声音。
其实即使没有问责,相信略有良知的家长,在这惨绝人寰的悲剧里多半也会一生自我遣责。
但平常日子里,又有多少的父母,进行着更多隐藏着的伤害,而不自知呢?比起流血的坠亡,这些伤害,没有轰动的新闻效应,却被各式各样的父母,在不幸的亲子关系里,因爱或不爱,强加于子女,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为一名母亲,我实在没有勇气讨论这沾着鲜血的生死话题,就由此揭一揭那些隐藏的伤害,来提醒自己和读者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过错吧。
1. 没错,世间有许多不靠谱父母
著名的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有多达122092名成员,将父母之祸害归纳于4个大类: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
这些伤害,从肉体到精神,带泪带伤,读来不免唏嘘。而贯穿幼年到成年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未伤毫发的心伤。
有高知父母养育出色的“别人家的孩子”,却日日冷嘲热讽打灭孩子自信直至抑郁的。有父母不和、生意失败、事业遇挫以孩子撒气的,导致孩子惧怕婚姻的。有以可怜自居,用情感和孝道要挟孩子,甚至干预孩子成年生活,让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糟糕模式的。
我有一位女朋友,有一位含辛茹苦养育她的单亲妈妈,从小她就知道妈妈的不易,她也如妈妈教育的那样发奋读书,回报母亲。婚后孝顺的她带着妈妈一起生活,外孙出生后,她的妈妈升任外婆,为了外孙的成长,再次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但同时,这位外婆也要求女儿买房写上她的名字,按月嫂水准支付工资;又日日在饭桌上直抒对女婿生活细节的各种不满,指责女儿为家庭牺牲了事业,批评他们的育儿方式。后来,果然如这位外婆所担心的,女婿抛家弃子,女朋友的先生成了前夫,而女朋友带着一份难以愈合的情伤也成了一位单亲妈妈。好在女朋友通过反思,觉知到自家妈妈和自己的问题,没有一味怨恨前夫,而是有意识地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在她的孩子身上继续。
而有多少父母,在浑浑噩噩之中,带着自己的人格缺陷,以各种无能为力为理由,不靠谱地养育孩子,成为“祸害”!
2. 请努力对得起这份无私的子女之爱
常言养儿方知父母恩,而我却完全相反,为人父母之后,真切体会到子女之爱才是真正的无私。那个瞪着大眼睛拥抱你,忽然会认真地对你说“妈妈我太爱你了!”的孩子,才是真正不计回报地在爱着你。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影片,讲一对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重病,领养了一个机器人小孩,机器人小孩的生存使命就是爱他的父母,他对作为启动者的父母爱而不渝,却最终因为亲生孩子的回归被抛弃。他希望寻找蓝仙女,给他真正的生命,追寻他的母爱。时至今日,具体剧情都已忘记,需要借助搜索才回忆起片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孩子David的名字,而孩子对父母那与生俱来的情感依托却刻印在心中,不能释怀。人工智能被设定程序而爱,而血肉之躯的孩童,对父母之爱何尝不是毫无退路呢?
每一个父母带孩子来到世间,是做着自己的选择。可能是喜欢孩子带来的欢乐,可能是想随大流成为父母,可能是想延续基因永传香火,可能是想满足长辈膝下承欢的愿意,甚至可能是想寄托自己未完成的人生使命......但不管主动或被动,欣喜或无奈,我们总是带着某种目的让这个小家伙出生的。
而孩子,却是被选择来到父母的身边,他肉乎乎,没有主动权,只有对第一眼见到的父母无条件的依赖与爱。身为父母,请不要想着自己有多伟大,请努力对得起这一份无私的爱。
3. 如果选择为人父母,请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光是吃饱穿暖、保护周全、才艺婚房
养育孩子,是一项多么责任重大的工程,相比之下,十月怀胎不算辛苦,而造人生子,更是几次激情、精卵结合便能完成的使命,想想真是矛盾。
如果选择为人父母,请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光是吃饱穿暖、保护周全、才艺婚房。
少学习一项才艺固然少了些长大后各式年会表演的惊艳,少准备一套婚房或许让子女更难起步。但如果这些要以缺爱的疏离、灭爱的教育为代价,那么宁可抛弃。
初为父母,无证上岗,不要以为自己天资聪明,能够无师自通,请时时觉知自己的问题。我曾经是一位自以为有理的怒吼妈妈,直到看到孩子也以怒吼来回应我。我开始害怕自己成为孩子日后心中的“祸害”。所以开始自醒、觉知、学习、自我成长。
写作和阅读是我达成这个目标的好方法,通过这样的输出和输入,我从理智上得到觉知、从情感上得到发泄、从知识上得到指引。
你也许有你的方法,但不管怎样,请怀有一份战战兢兢,对幼年子女,准备一份与他们的爱相当的爱的陪伴,来承接这份生命的托付。